-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韦拔群道德信念与`其现实意义
论韦拔群的道德信念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韦拔群富有传奇色彩和丰功伟绩的革命生涯与他的道德信念分不开,其道德信念是他从事革命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韦拔群的道德信念是依靠和团结广大劳苦大众,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坚决彻底地推翻地主、官僚、劣绅等反动势力的反动统治,建立由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其道德信念对时下的我国社会仍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些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
【关键词】韦拔群;道德;信念;意义
韦拔群是我党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丰功伟绩深得毛泽东和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其富有传奇色彩的革命生涯是和他的道德信念分不开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就不可能有韦拔群的坚定勇敢自觉的革命一生。相反,如果没有坚定的道德信念,韦拔群也很可能和其他革命信念动摇的叛徒一样早已叛变革命。韦拔群的道德信念对当今的我国社会仍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那些信仰迷茫、见风驶驼、价值观扭曲的国民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本文试论韦拔群的道德信念及其现实意义。
一、韦拔群的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和道德要求等的正确性和正义性的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履行这种道德义务的强烈的责任感。它是深刻的道德认识、炽热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1]可见,道德信念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也不例外,韦拔群的道德信念也由三部分组成。
(一)韦拔群的社会道德观
韦拔群生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的危机和社会的极端不公正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社会的道德认识源于社会的黑暗面给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事实和对社会应向何处发展的根本反思,他努力找到这种现实的深刻根源和来去痕迹。1908年至1910年,还在东兰小学读书时,韦拔群目睹了地主、豪绅、官僚和军阀残酷压迫农民,把农民逼得妻离子散的情景,他愤怒地说:“你们这些凶神恶煞,等我长大了一定把你们打倒。”[2]在韦拔群看来,社会应当是公正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是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思想深入人心。韦拔群深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影响,对社会的道德认识更进了一步。1912年2月在宜山庆远中学读书时,面对校长用封建礼教灌输学生并要求学生给校长祝寿时,他极力反对。他质问校长:“现在是民国时代了,为什么还抱老黄历不放呢?”[3]在他看来,学校的师生应该人人平等,不应该有高低等级之分。当学校因此事把他开除了,韦拔群表示了蔑视的态度。1924年他和陈伯民发表了《敬告同胞书》,他认为:“我国的内乱都是由军阀争夺地盘,政客互夺饭碗,官僚专铲地皮绅士争食弱肉,田主掳掠农民,富翁盘算?者......要挽救这种危局,除非实行孙中山之民族、民权、民生主义,没有别的可以挽救。”[4]这时,韦拔群不仅认识到社会应当是平等的公正的安定的社会,而且找到了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途径。
1926年7 月在东兰创办农民讲习所,提出“快乐事业,莫如革命”的口号,把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到的内容传授学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标志着韦拔群的社会道德观的成熟。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韦拔群学习了《工人运动》、《社会主义》、《帝国主义》和《社会科学概论》等课程,回到东兰后,他直接翻印这些材料给学员,还自编一些通俗易懂的教材作为讲义。在北帝岩(1930年改为列宁岩)他的办公室门口贴着“快乐事业,莫如革命”的对联,横批是“劳动、互助、奋斗、牺牲”八个字。1926年11月韦拔群在战斗中看到了党的力量和威力,在给陈洪涛等同志汇报和请求工作时,他向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书中写道:“吾拔群,愿把五尺之躯交给党,跟党铲除天下不平,建立一个平等的新社会。热烈而生,热烈而死。”[5]在这份简短的申请书中不仅表达他的决心,更重要的是他充分认识到理想社会的清晰状态及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力量源泉,它标志着韦拔群社会道德观的成熟。
(二)韦拔群的道德情感
在确立了社会道德理想后,韦拔群的道德情感是执着的、炽热的,这在他的言行中得到充分的反映。1915年12月韦拔群结束游历,回到东兰。这时,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袁世凯废元称帝,激起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怒。全国各地掀起了反袁的护国运动高潮。韦拔群深受鼓舞,变卖家产,召集一百多位青年到贵州参加“护国军”,参加反袁的武装斗争。以韦拔群的观点审视社会,既然封建专制制度已被打倒,社会就应当是三民主义倡导的社会,袁的行为明显是逆历史潮流,必须打倒。
在清算韦龙埔的过程中,革命的失利让他认识到要打倒地主与劣绅,就必须把他们的支持者――伪政权和军阀消灭。于是,在1923年7月至10月中旬,他发动了“三打”东兰城。革命暂时失败后,他发出了“强权虽猛,公理尤刚”的怒吼,显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