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量地理学 第三章 空间分布的测度与时间序列 学习目标: 掌握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类型 熟练应用C语言对点状分布的测度进行处理 掌握地理要素的线状分布-网络,并能利用C语言计算最短路径 了解地理要素的时间序列分析 重点:地理数据的空间分布类型;应用C语言对点状分布的测度和线状分布的网络进行处理; 第三章 空间分布的测度与时间序列 3.1 空间分布的测度★ 3.2 时间序列 第一节 空间分布的测度 1、空间分布研究的必要性 2、空间分布的类型 3、点状分布的测度 4、线状分布-网络 5、区域分布的测度 这个矩阵的第一列的要素和就是最邻近距离的合计,将其除以n1,如 下式: 式中求和号下 的表示i属于满足边界条件的最邻近点数的集合, n1为点 数。同样,第j列的要素和,也就是第j级邻近距离的合计。用其除以nj,则 称 为第j级邻近平均距离。即: 有时为了消除各种地图比例尺所产生的影响,rij可以用 乘之而使其 标准化,其中d为研究区域内点的密度, ,a为研究区域的面积。 结论: R 1,均等分布 R =1,随机分布 R 1,凝集分布 采用R指标R的优点在于: ① 可以把要讨论的点的空间分布图式放在一个从凝集的、通过随机的一直到 均匀分布的连续广阔的定量范围之内,此尺度从0~2.149; ② 对于一个固定地域来说,点的空间分布随时间而变化,也可通过R尺度分 析判断,其空间分布比原先的是更凝集呢?还是更趋于分散呢?并且定量地表达 出其凝集或分散的程度。 至于R尺度中的数值0,代表在其中的 ,即意味着点与点之间的距离 为0,也就是说这些点的分布集中在一个点上,而没有占据分布空间,或者也可以 说它们均在一个点上进行重复,成为凝集分布的一个极端。大于1的R值根据所取 数值不同,代表着各种不同的分散程度,从一个平方分布的模型中产生了R =2的结 果,而基于一个三角形网络的特殊规律模型中产生R =2.149的结果。 实例 在该矩形区域中,其左下角坐标为(0,0),右上角坐标为(5,6) 在该区域内部有21个点,其坐标分别为: ① 中项中心 它是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的交点。这两条直线一般取南北向和东西向, 每条直线把点状分布的点数二等分。例如,一个甘蔗产区,以一个点表示 1000亩种植面积,如下图所示: ② 平均中心或几何中心 也称为分布重心,其确定方法如下: 任意在分布图上作x轴和y轴,通常这种数轴是画在分布区的西侧和南侧; 确定每一点的纵坐标和横坐标; 计算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平均值,得到平均中心坐标,从而找出分布点的平均中心。 平均中心需要设立假定坐标系,计算分布点的坐标及其平均值。平均 中心位置与中项中心比较接近。有时难以划分出中项中心,但平均中心总 可以通过坐标计算求得。 ③ 最优中心 在地理要素的布局中,常应用最优中心的概念。它是指一定意义上经 济效果最好的位置。在计算最优中心时,有四个前提: 已经建立了假定坐标系; 每一个分布点的坐标是已知的; 每一个分布点不是等价的,都有自己的“重量”,并且这种“重量”是已经确定的; 从最优中心到各分布点的距离是可以计算。 确定最优中心,就在于求得各分布点的“重量”与中心之间的距离乘积 总和最大或最小的那一点。 要在20个居住区中设立一个商业中心,这20个居住区的人口和位置是 已经确定的,这里人口数就是分布点的“重量”。我们希望所选择的商业中 心地点便利于全体居民,就是使居住区人数与居住区到中心的距离乘积的 总和达到最小。数据如下: 以I表示最优中心的横坐标,J表示最优中心的纵坐标,即最优中心 坐标为 。假定道路网有两种可能情况: 可以直达。在这种情况下,最优中心与各居住区的距离是: 方格网状。在这种情况下,最优中心与各居住区的距离是: 以第一种情况作计算,这时,第个居住区的居民与商业中心距离的乘 积是: 所有居民从居住区到商业中心的人数与距离乘积总和是: 寻找最优中心,就是找出使达到最小时的中心坐标和,它们的寻找 范围是点状分布区的范围。在本例中,可能范围是。即求: 在本例中,如果分别以2和5为寻找步长,即纵、横坐标按2、5两种 间隔逐步增加,所得到最优中心坐标以及平均中心坐标,各自的“重量” 与距离乘积的总和如下表所示: ① 对于中心的离散程度 即对于中项中心或平均中心的离散程度,它是衡量现象的分布与中心 关系的数量指标。中心位置周围点状分布现象的疏密程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