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旅游地质学2.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游地质学2

旅游地质学2 1.咸水湖和淡水湖的形成和分布 咸水湖通常是湖水不排出或排出不畅,蒸发造成湖水盐分富集形成的,故多形成于干燥的内流区。中国的咸水湖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且在数量上远多于淡水湖,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55%。其中最大、最著名的是“青海湖”。 中国的淡水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 2.中国的几大湖泊的概况及其分布 湖名 所在省区 面积(平方公里) 湖面高程(米) 青海湖 青海 4583 3196 鄱阳湖 江西 3583 21 洞庭湖 湖南 2740 33.5 太 湖 江苏 2425 3.1 呼伦池(湖) 内蒙古 2315 545.5 洪泽湖 江苏 1960 12.3 纳木错 西藏 1940 4718 色林错 西藏 1640 4530 南四湖 山东 1266 35.5~37.0 博斯腾湖 新疆 1019 1048 3.中国湖泊的分区及主要特点 青藏高原湖区 共有大小湖泊1437个,总面积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约50%; 大于1 km2的湖泊有1100个,总面积为44933.30km2; 大于10 km2湖泊有346个,总面积为42816.10km2。 青海湖: 4580 km2 最大咸水湖 纳木错: 1960 km2, 水深110米,为构造断陷湖,微咸水湖 察尔汗盐湖: 面积5658平方公里 ,最大盐湖 鄂陵湖: 610 km2 淡水湖 扎陵湖: 526 km2 淡水湖 云贵高原湖区 共有大小湖泊73个,其中,大于1 km2的湖泊有60个,总面积为 1199.40 km2 ;大于10km2湖泊有13个,总面积为1088.20 km2 。 较著名的湖泊有滇池、洱海、泸沽湖、草海等。云贵高原许多湖泊形成于断陷盆地中,断陷盆地大多受南北向断裂构造的控制,使湖泊的长轴呈南北向延伸,如滇池、抚仙湖、阳宗海、洱海和程海等。它们大多保留明显的断崖,或有涌泉和温泉出露。 蒙新与黄土高原湖区 共有大小湖泊800多个, 大于1 km2的湖泊有770个,总面积为 19700 km2; 大于10 km2湖泊有107个,总面积为18000 km2。 较著名的湖泊有呼伦湖、罗布泊等。 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 有大小湖泊192个 大于1 km2的湖泊有140个,总面积为3900 km2 ; 大于10 km2湖泊有52个,总面积为3700 km2 著名湖泊有镜泊湖、五大连池、扎龙湖、白头山天池和兴凯湖等。 东部平原湖区 有大小湖泊800多个; 大于1 km2的湖泊约700个,总面积为 21000 km2 ; 大于10 km2湖泊有138个,总面积为约法三20000 km2。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湖、南四湖等。 4.湖泊的成因分类,主要例子 构造湖 构造凹陷, 断陷等形成 洞庭湖,鄱阳湖 滇池,洱海,青海湖 死海,贝加尔湖 火口湖 长白山天池 冰斗湖 冰蚀湖 冰碛湖 冰川割蚀 退缩后形成 喀纳斯湖,美国五大湖 风蚀湖 风力作用形成的洼地或者沙丘间的洼地积水而成的湖泊 水源可以是古河道或地下水 湖泊往往较浅,且多为间歇有水或游移湖 形态常呈狭长的新月形 堰塞湖 火山喷发物或地表沉积物堵塞形成 镜泊湖,五大连池 塌陷湖 海源湖 原是海的一部分 西湖 西湖的形成 火山爆发: 1909年,日本地质学者石井八万次郎 泻湖说: 竺可桢 西湖本为海湾,泥沙沉淀堆积发育,使海湾隔绝了大海而形成为泻湖。 河口湖 又称“终点湖”、“尾闾湖” 河流水流最终汇聚于低洼地而成 青海湖,罗布泊 牛轭湖 河流裁弯取直,遗留下的古河道和河流逐渐隔离,形成独立的湖 5.第四纪的主要特点 新构造运动活跃,并逐渐形成现代地形地貌; 地球气候波动较大,出现多次冷暖变化,也即冰期和间冰期的明显交替; 动植物为适应间气候的冷暖变化,相应地作南-北迁移。这可以促成基因的交流和新物种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不能适应的物种走向绝灭 生物界哺乳动物的快速进化,大部分现生种在第四纪进化产生;而植物界的进化比较缓慢,基本在第四纪前即已存在; 人类主要在第四纪产生并进化,逐渐成为现代人,并开始主宰世界 6.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中国地形的影响和景点格局形成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中国东南多雨、西北干旱气候格局的形成 青藏高原的大面积隆起对大气圈环流、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行都有重要影响。 7.新构造运动形成的景观的地区特征,贝加尔湖和坦尼喀湖的形成 8.温泉的分布规律 分布往往沿断裂带 中国以台湾,西藏和云南最多 世界地热温泉以冰岛和新西兰最丰富 9.第四纪气候特点和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地球气候波动较大,出现多次冷暖变化,也即冰期和间冰期的明显交替; 地球运行轨道参数的周期性变化 造成地面太阳辐射量的增减 导致冰期和间冰期的旋回 10.冰川地貌和景观的特征和形成 11.第四纪海平面的变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