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密斯的“少就是多”.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密斯的“少就是多”

浅谈密斯的“少就是多”本文由孟慧hui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简洁孕育丰富 ——浅谈密斯的“少就是多” ——浅谈密斯的“少就是多” 浅谈密斯的 正崇尚简约凝练是我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古代文人一向致力于用最经济的文字来表达 最丰富的内容。 这也是诗意首要的一个美学特征。 文约而事丰(刘知几.史通.叙事)追求 意不露浅,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境的境界(沈祥龙.论词随笔)。诗的这种极少主 义审美倾向似乎是这种文学体裁与生俱来的特性,同时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从乐府诗经到 律诗绝句,皆是惜字如金。 ——摘自郑炜《简洁孕育丰富》摘要 而对于建筑,“我们反对一切审美方面的虚夸、教条和形式主义”--密斯·凡·德罗。 当“少就是多”从密斯口中说出来时, 当然没有东方人的悠闲与怡然, 有的只是德国人的严 谨与理性。是的,“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密斯的建筑艺术依 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Less is more ”,密斯对他的学生如是说,“我希望你们能明白,建筑与形式的创造无关。”巴塞 罗那的德国馆是这样一个例子。在这件德国用来参加 1929 年世界博览会的展品中,你绝对 见不到任何一件附加于建筑之上的多余的东西,没有杂乱的装饰,没有无中生有的变化,没 有奇形怪状的摆设品。 有的只是轻灵通透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连续流通的空间。 与此相类似 的还有 1954-1958 年建于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 这座仿佛凌空生起的摩天大楼无疑是纽约最 精致的建筑之一, 这种精致不是来自楼里楼外充斥的雕花线脚, 而是来自其精巧的结构构件, 茶色玻璃和内部简约的空间。 密斯把现代技术条件下生产的材料和传统的精雕细刻的手工工 艺结合起来,节点精致,构造纯粹,成为当时建筑设计的一种新时尚。 “少就是多”的建筑装饰风格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 5 点: (1)建筑及室内装饰背叛了古典主义的繁琐桎梏, 以平屋顶、 平整无饰的墙面或玻璃幕墙 (或条形玻璃窗)为建筑语言;室内陈设以简洁、适用的工业产品家具和日用品为主。 (2)室内空间开放,内外通透,称为流动的空间,不受承重墙限制的自由平面设计。 (3)室内墙面、地面、天花板以及家具、陈设、绘画、雕塑乃至灯具、器皿等,均以简洁 的造型、纯洁的质地、精细的工艺为其特色。 (4)尽可能不用装饰和取消多余的东西,认为任何复杂的设计、没有实用价值的特殊部 件及任何装饰都会增加建筑造价,强调形式应更多地服务于功能。 (5)建筑及室内部件尽可能使用标准部件,门窗尺寸根据模数系统设计。 ——某网友博客日志 《现代建筑装饰风格的特征少就是多》 密斯的成功标志着国际式风格在美国开始被广泛接受。 美国最著名的事务所 SOM 于 1952 年设计了纽约利华大厦,这无疑是对国际式风格的一个推动。这种造型方正、简洁、平整, 没有过多的装饰,采用大片玻璃,被戏谑为“火柴盒”式的建筑形式,在随后的几十年里, 以它的简洁、规整,普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法国郎香教堂的设计者柯布西耶在其《走向新建筑》一书中,提出“住房是居住 的机器”,鼓吹以工业的方法大规模地建造房屋“建筑的首要任务是促进降低造价, 减少房屋的组成构件。”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赞美简单的几 何形体。 在同时代,和密斯·凡·德罗与柯布西耶并称为现代四大建筑师的其中之一赖特,也 多少体现了 “少就是多”这种建筑思想。 赖特对“简洁”的看法是受到了日本的影响,他也十分赞赏日本宗教关于“净” 的戒条,即净心和净身,视多余为罪恶,明显地对日本传统建筑发生过影响,主张在 艺术上消除无意义的东西而使一切事物变得十分地自然有机,反朴归真。 ——百度 “赖特” “少就是多”的思想在很多方面都受推崇。伟大的意大利画家法安吉利科(Fran Angelico)曾说过: “真正的财富包括怎样用很少的东西来获得快乐。”路得维. 魏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也曾写到:好的建筑师与不好的建筑师的不同在于不好的建筑师总 是屈服于诱惑而那些好的则会拒绝。通过这种思维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东方文化在探索事物 的本质,引人深思及鼓励平和方面已经达到了顶峰,比如国画中的留白本身就是一个构图元 素。另外,日本人把安于贫乏称为“宅” ,这是一种道德和美学的法则,就是珍视简朴的美 学价值,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平和与卓越。通过最简约的表达手段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一直是 各个不同领域的创造者的目的。彼得. 赞特(Peter Zumthor)说:“从一个过份混乱的环境 到一个十分简单的环境,这样的感受是令人震惊的。”事实上在图像、形式和声音过度饱和 时,如何尽可能地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