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SGMW技术中心试制车间机电一体化研究.pdf

推进SGMW技术中心试制车间机电一体化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进SGMW技术中心试制车间机电一体化研究.pdf

企业科技创新 2017 年第2 期(总第424 期) 推进SGMW 技术中心试制车间机电一体化研究 冯雪刚,潘 敏 (上汽通用五菱汽 股份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7) 【摘 要】文章主要介绍在现代化大批量生 PLC 自动化技术主导控制时代下,试制软工 装、 间焊装柔性线新 、技改项目现场工装、气路、电控等设备集成调试。上汽通 用五菱汽 股份有限公司试制 间在工装、气路有着20 多年技能安装调试的优势,提升 并增加集成 PLC 电控安装调试技能,有利于提升新 、技改等焊装线设备调试工作的效 率。随着公司产能的不断扩大, 型不断增加,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有限的工作状 下,文章阐 了提升上汽通用五菱汽 股份有限公司试制 间在机电一体化工作的必要性 和迫切性。 关键词】试制软工装 间焊装柔性线 机电一体化 PLC 集成工作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2-0048-04 随着上汽通用五菱汽 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 气控组合控制约10%。焊装线工装机、气、电发展比例 SGMW)的快速发展,对白 各焊接零部件的质量尺 如图1所示。 寸、配合、运行精度要求日渐提高。焊装线进入自动化 (3)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普及率不断 生 线模式,这也对各零部件的焊接、输送等的质量和 提高,实现了人工智能自动完成控制、输送、焊接等, 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焊装线引入了机器人自动化焊 无需手工控制和操作,质量合格率和稳定性达100% , 接和输送模式。传统的气控模式由于信号传输慢、效率 如CN180S/M 侧围大柔性线项目等。 低、信号稳定性差、集成度低、远距离操作差等原因, 1.2 试制 装区域焊装线 作量对比 逐渐被电控模式取代。 (1)“LZW” 型系列,工装、气路制作、安装、调试 1 公司焊装线 装夹具项目发展状况 均由试制工装组独立完成,参与达100%。 (2)“N1~120”“CN”“GP”等 型系列,工装制造 1.1 焊装线 装夹具、电、气安装、调试发展 和安装区域的40%外包给供应商,试制工装组负责工装 (1)早期 “LZW”厢式 和单、双排等 型,生 节 拍在10~15 J PH,工装夹具动力输出、控制输入、检测 “LZW” “宏光” 信号等都采用纯气路工作模式。 (2)“五菱之光”“宏光 N1~120”、CN100\200、 GP30 系列 型,气路执行输出动力部分,约50% 电 “宝骏” 控主要在总拼、下 体、侧围线等具有整体输送功能的 焊装生 线使用,与20%机器人焊接设备、引出焊、自 行小 、吊具等采用一体化、集成化电控程序控制,约 40% 手动预夹紧、预定位后电控程序化自动打开等电、 图1 焊装线 装机、气、电发展比例 【作者简介】冯雪刚,男,广西容县人,本科,上汽通用五菱汽 股份有限公司专家,从事 焊装线工装夹具和气路等安装调试工作。 48 qiyekejiyufazhan 2017 年第2 期(总第424 期) 企业科技创新 调试、气路动力输出区域30%的安装、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