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媒体推进社会法制民主化进程机制研究.pdf

新型媒体推进社会法制民主化进程机制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媒体推进社会法制民主化进程机制研究.pdf

科教论坛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6月(上)第·27卷第11期(总第391期) 新型媒体推进社会法制民主化进程机制研究 王 昭 (许 昌学院,河南 许 昌 461000)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多媒体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急速发展,以个人电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充斥着我们社会生活 的方方面面,这也从侧面促进了我国公民 “政治思想”的觉醒,使得社会主义法制民主逐渐演变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运动。 新型传媒带来了政府法制民主化改革的契机,但同时有不可避免的风险。通过对我国社会法制民主化现状,以及新型传媒传 播特征的解读,分析新型媒体如何在立法、司法和执法三个维度上影响我国法制民主的发展,并针对其可能带来的问题提出 对策,希望两者能够互相促进,平衡发展。 【关键词 】新型媒体;法制民主化;推进 【中图分类号 】G203;D082 【文献标识码 】A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电子网络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 ,给 我国群众对于立法的参与意识和社会主体意识一般 ,尤其以 “8O 予人类社会生活浪潮般激烈且深刻的变革 ,随着智能手机 、个人 后”, “9O后”为主的年轻社会群体,法律素养和热情有待提高。 电脑的普及,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中国新型媒体 1.2 司法民主化 以其形式丰富、覆盖率高、推广方便等特点在社会的政治、经济、 司法的民主化主要是指在司法活动的过程中遵循民主的原 文化生活中都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媒体带来的信息让法制 则和制度,能够在其中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如辩护、上诉、 与民主逐渐演变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运动, “全民参与、依法制 公审等司法程序应当尽量维护个人尊严和公民权利。例如,在 国”已经不是一个高高停留在政府官方行政体系上的概念。 审判方式上确保当事人能够有恰当充分的表达机会,在陪审制 法制与传媒是现在社会的两大公器,有着形如舟水般的联 度上加大透明公开的力度,吸引和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审判 系。一方面,法制实践中所揭示的事实与问题从来都是媒体关 活动。 目前在我国的司法活动过程中,人民陪审制度仍需要进 注的焦点,另一方面,新时代的新型媒体已经不仅仅扮演传播 一 步的完善 ,司法审判的公开和透明程度还需进一步扩大,这 者的单调角色,其所代表的公共意识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 样不仅可以避免司法腐败的滋生,消除社会对暗箱操作的疑虑, 法制实践活动。两者在博弈中的平衡关系可以看做是当代国家 还能够从侧面提高我国公民法制和司法监督意识。 社会成熟的重要指标。 1.3 执法民主化 执法的民主化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执行法律过程当中的民 1 我国法制民主化现状 主化。执法 民主化并不仅仅指行政机关在执法中避免侵害民众 早在我国战国时期即出现了以法制为核心的治国理念 ,以 权益,而且还指执法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性。目前我国通过听证 、 商鞅、慎到、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派认为法律是治国的不二 申辩等制度和渠道来保证执法的民主原则。就 目前的行政执法 法门,所谓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但他 现状来看,仍有诸多问题,如存在官僚主义、执法人员素质参 们主张的法制完全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集权专政的一种手段, 差不齐、不作为、不正当作为等情况。 并非现代意义上的 “法治”。依法治国,必须要实行法制的民 2 新媒体及其传播特征 主化。在社会主义环境下,法制和民主具有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 法制一旦脱离民主,就变成了专制的工具;而 民主假如没有法 新型传媒是比对印刷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一 制化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