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从原来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加强小学生的思维锻炼,从培养学生无意的自发学习转变为有意培养思维方式,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理解数学思维的含义及其意义
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小学生思维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晚期(二至七岁)和具体运算阶段的整个时期(七至十一二岁)。在前运算阶段,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思维缺乏可逆性;在具体运算阶段,个体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小学生的知识体系尚未建立,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仅局限于自己的观感。小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来说,数学思维就是我们遇到一个数学问题时,思考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而言,数学思维包括猜想推理、分析比较、综合概况等。对小学生而言,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意味着学生具有较高的观察比较能力、想象推理能力和准确运算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
二、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运算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小学生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掌握灵活娴熟的计算能力,然后通过运算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变式题和综合题必不可少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加减法运算时,教师可以从学生中选择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自报出自己的年龄,然后问同学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纷纷猜测老师的年龄,于是,教师继续说,我比甲同学大了18岁,那么我的年龄是多少呢?同学们马上想到用甲同学的年龄加18,得出老师的年龄,然后,教师再引导大家算出其他三名同学比甲同学大还是小,具体数值是多少,那么老师的年龄和其他三名同学年龄的关系是什么,通过这样生动的案例,能够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
2.联系生活,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思索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兴趣,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建立和巩固了自身的数学思维方式。例如,在小学数学中要求学生比较相同周长的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哪一个的面积最大。这时,教师不能拘泥于简单的教学模式,要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蛛丝马迹,让学生观察家中的水桶、脸盆、杯子等是什么形状,因为学生对这些日常生活用品非常熟悉,马上回答都是圆形。教师再继续问:“为什么?”结合刚刚的运算过程,学生发现一个容器制作的规律:三角形的最小,圆形的最大,正方形和六角形相比,边越多的容积越大。教师最后总结,这就是为什么生活中大部分容器都做成圆形的原因。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既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又发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让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质疑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进行“分数”教学时,可以先提出问题:妈妈买了个西瓜,回家后让小明在1/2、2/4、4/8这三种切法中选一种吃,问学生小明应该怎么选吃得最多?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后发现,三种选择是一样的,这样,他们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也明白了分数的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如此,促进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提升。再如,学校组织学生野炊,上午8时开始从学校出发,共走了1小时,每分钟平均走50米。野炊后,下午三点半按原路返回,已知我们一共走了4千米。请问我们从学校到洪泽湖边野炊地点的距离有多少米?有的学生通过乘法计算得出答案,有的学生提出质疑:是不是题目不对?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道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程问题,既然是按原路返回,学校到野炊地点就是4千米的一半2千米。如此,能够训练学生仔细阅读题目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促使他们提出新的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宝应县广洋湖镇中心小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