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私立中学缘何建不起来
私立中学缘何建不起来 河北邢台市的马荣辉为实现自身价值孜孜以求、拼搏不息:大学本科毕业,成为中学教师;名牌硕士毕业,成为大学讲师;离职经商,开办私立中学……十几年办学路艰难与坎坷并行,可他非但没收获成果反而陷入一场官司中。履行了十几年的《土地租赁合同》该不该解除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马先生的创业之路步履维艰呢?
我追寻梦想,大学教师离职办校
1960年6月出生,家境贫寒的马荣辉通过刻苦学习顺利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他回到家乡一所重点高中担任英语教师。天道酬勤。1992年7月,马荣辉通过了笔试和面试,如愿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入学通知书。三年后,马荣辉站在河北某大学的课堂上讲授哲学课,迈上了人生更高的台阶。落户省会城市,成为专家学者,马荣辉无疑是知识改变命运的践行者。可是,1997年6月,马荣辉作出了一个惊人举措:办理离职手续,下海经商
老马紧紧抓住市场脉搏,短短三年间,不仅收回投资枸杞生意的3万元成本,还足足赚了一桶金。可是,金钱不是他人生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老马放弃了来之不易的药材经销之路,毅然回到大山村,立志开办一所私立中学
大山村支书跟老马很熟。当老马找上门说出办学心愿时,村支书如获知音,他早为乡村教学质量差、本村的娃娃们考不上中学早早辍学而苦恼不已。于是,两人在办学上一拍即合。2001年4月,马荣辉作为甲方代表与村委会达成《联合办学协议》,包括:“大山村为甲方提供办学用地,并给予办学租地费用等相关事宜协助;甲方对符合入学条件的大山村学生入学或其他方面给予优惠”等四项内容
大山村到底能给老马多少办学用地?租期、费用是多少?两个月后,村委会集体研究并征求村民和镇政府同意后,马荣辉作为乙方代表又和村干部签下《土地租赁合同》内含:“大山村提供土地63亩,给乙方(第一私立中学)作为营造学校附属园林使用,租赁期限为30年,租金每年、每亩300元;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大山村允许乙方继续扩大租赁面积,并且不干涉学校在租赁的土地上修建任何设施和种植任何树木花草”等十项内容。拿到这份协议书,马荣辉为办学梦想迈出了一大步而欣喜不已,立下誓言:一定把这所私立中学打造成闻名于全县、全市甚至全省教学质量一流的重点中学
办学艰辛,难在土地性质转化
马荣辉更忙了。他一面筹备建校资金,一面跑建校的各种手续。“大山村地处县城的东侧,周围缺一所中学。等将来学校规模发展起来,我们还可向西扩建……”几天后,老马激情昂扬地同多位投资商一起憧憬着这所县级第一私立中学的美好前景
最终,两位投资商出资500万,与马荣辉携手共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老马又向亲戚朋友借来100万,凑齐了学校动工的前期经费。接着,他马不停蹄地在县政府相关部门间来回奔波,跑建校手续。很快,县教育文化局亮出“绿灯”:要按照《河北省民办教育条例》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并按规划施工建设。2003年初,得到县城建局同意选址批复后,马荣辉想到:把60余亩农用地转化成建设用地难度大,恐怕县国土局这一关不好过。于是,老马仅向县国土局申报了12亩土地用于建设教学楼
等待县国土局审批的同时,老马签下《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请施工单位提前进入热火朝天的教学楼施工建设中。然而,教学楼地基还没冒出地面,县城管局等部门却送来了罚款通知书
“在农用地上建学校教学楼这是违法建筑!”投资商和亲朋好友获知土地没批下来的消息后,纷纷找理由抽走了资金,开工的建设项目不得不暂时搁置
老马满肚子苦水,无处倾诉,只得把有限资金投进学校附属园林的建设中。2005年5月,建校的这块租地已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的“园林”景象。老马一心扑在办学上,来回奔波跑手续的艰辛对他而言都不算什么,最棘手的问题还是无法通过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这道“门槛”
见丈夫陷入事业的困境中寝食难安,马荣辉的妻子多次劝其转行,但老马铁心要干下去。谁料,遗留的难题还未化解,新的纠纷又不期而至。2010年5月,有的村民嫌马荣辉每年租地费过低,毁坏了种植的一些树苗。2014年8月6日,大山村干部发现老马的租地上有车辆拉树苗,却迟迟不见教学楼的踪影,压抑内心许久的怒气终于爆发。村委会成员讨论认为,马荣辉虽然每年如数缴纳地租费,可14年来,筹建的县私立中学始终没注册成立,我们耗不起呀……
村干部请律师起草好一份《解除合同通知书》,通过邮局发送给马荣辉。半月后,老马的反馈《通知书》快递至村委会,上面清晰地写着:“贵方送达的《解除合同通知书》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我方提出异议并坚决不同意,赞成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两个月后,大山村委会找不到合适、稳妥的解决方案,一纸诉状将马荣辉告上法院,请求判令解除《土地租赁合同》,恢复土地原貌
法院审理,合同是否继续履行
2014年11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