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藏毛窦超声诊断.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藏毛窦超声诊断

藏毛窦 藏毛窦和藏毛囊肿(Pilonidal sinus and Pilonidal cyst)统称为藏毛疾病(Pilonidal disese),是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内藏毛发是其特征。也可表现为骶尾部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或暂时愈合,终又穿破,如此可反复发作。囊肿内伴肉芽组织,纤维增生,常含一簇毛。虽在出生后可见此病,但多在青春期后20~30岁发生,因毛发脂腺活动增加,才出现症状。   【病因学】   真正病因不详,有两种学说。   一先天性   由于髓管残留或骶尾缝发育畸形导致皮肤的包涵物。但与婴儿的中线位肛后浅凹部位很少找到藏毛疾病的前驱病变,而在成年人多见。   二后天性   认为窦和囊肿是由于损伤、手术、异物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的肉芽肿疾病。近来证实由外倍进入的毛发是主要病因。臀间裂有负吸引作用,可使脱落的毛发向皮下穿透。裂内毛发过多过长,毛顶部有滤过和浸软毛肤作用,毛发穿入皮肤,形成短道,以后加深成窦,毛根脱落到窦内也可使毛干穿透,在发病过程中可见运动改变(图2),但只有一半病例可发现毛发,此病多见于多毛平、皮脂过度活动、臀间裂过深和臀部常受伤的病人。汽车司机骶尾部皮肤常受长期颠波、损伤,可使皮脂腺组织和碎屑存积于囊内,引起炎症。美国陆军发生这种病较多,称为吉普病。常见的病菌有厌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Rainsbury及Southan分析了静止的藏毛疾病,单个细菌不到半数,而厌氧菌占58%。奇怪的是葡萄球菌不常见,多数需氧菌为革兰阴性细菌。   藏毛囊肿如无继发感染常无症状,只是骶尾部突起,有的感觉骶尾部疼痛和肿胀。通常主要和首发症状是在骶尾部发生急性脓肿,局部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特点。多自动突破流出脓汁或经外科手术引流后炎症消退,少数引流口可以完全闭合,但多数表现为反复发作或经常流水而形成窦道或瘘管。   藏毛窦静止期在骶尾部中线皮肤处可见不规则小孔,直径约1mm~1cm。周围皮肤红肿变硬,常有瘢痕,有的可见毛发。探针探查可探入3~4mm,有的可探入10cm,挤压时可排出稀淡臭液体。急性发作期有急性炎症表现,有触痛和红肿,排出较多脓性分泌物,有时发生脓肿和蜂窝组织炎。   藏毛窦的手术治疗法   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有炎症时则禁忌,应俟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手术方法有下列几种:   1.切除一期缝合 手术切除全部病变组织、游离肌肉和皮肤,完全缝合伤口,使一期愈合。为了消除深的臀间裂及其负压力,减少伤口裂开、血肿和脓肿,可行Z形成术(图1)。适用于囊肿和中线上的小型无感染的窦道,复发率0%~37%,优点是愈合时间短,臀间裂内形成的瘢痕柔软活动,在瘢痕和骶骨之间有软组织,可耐受损伤。   2.切除部分缝合 切除病变组织,伤口两侧皮肤与骶骨筋膜缝合,使大部伤口一期愈合,中间一部分伤口由肉芽组织愈合。适用于有很多窦口和窦道的病例,效果与切除一期缝合相同,但愈合时间较长。 3.切除伤口开放次期缝合 适用于严重感染的病例和一期缝合发生感染伤口切开引流的病例。   4.切除伤口开放 适用于伤口过大不能缝合和手术复发的病例。手术简单,但愈合期长,形成的瘢痕广泛,只有一薄层上皮,粘于骶骨,如有损伤,瘢痕容易破裂。   5.袋形缝合术 切除窦道壁表面部分和上盖皮肤,用肠线或可吸收的人造缝线创口以促进愈合。仔细的术后护理,常可看到满意的结果。多用于不能切除病例或复发性藏毛窦。   藏毛窦的非手术治疗法   骶尾部窝不需要治疗,因仅在骶尾关节,骶骨下部和尾骨尖部有一凹陷,无任何症状,临床上无重要性。   骶尾部藏毛窦和骶尾部肿如发生感染,应行抗炎治疗,保持局部清洁,如再现脓肿,应切开引流。但骶尾部皮肤和皮下组织较厚较硬,早期无明显表现,炎症常向周围组织蔓延引起蜂窝炎。深部组织坏死,应早期切开引流。   硬化疗法是向窦道内注入腐蚀药物,破坏窦内和囊内上皮,使囊腔和窦道闭合。自1960年有人应用酚溶液注射疗法,但应用者不多,因为应用的是纯酚溶液,疼痛剧烈,后改用80%浓度,并在全麻下进行;窦内注入胶状物,以保护周围皮肤。Hegge(1987)用80%酚溶液1~5ml缓慢注入到窦内,约需15min,缓慢注射可防止并发症发生,如皮肤烧伤、脂肪坏死或严重疼痛。此法可每4~6周重复1次,约半数病人可仅1次注射后痊愈,12%需注射5次或更多。43例随访年以上,仅3例(6%)复发。Stansby(1989)在全身麻醉下,向窦内注入80%酚溶液,保留1min,刮除窦道,反复3次,治疗104例中4例发生无菌脓肿,1例蜂病窝组织炎,无其他并发症。与手术切除的65例比较,治疗率;切除的是86%,酚注射是75%;随访平均8月(3月~4年),切除者10例复发注射的12例复发。

文档评论(0)

liangyue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