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小学卫生与健康课件ldt出品.ppt

甲型h1n1流感小学卫生与健康课件ldt出品.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型h1n1流感小学卫生与健康课件ldt出品

 甲型H1N1流感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何日东 本次流感病名的更换 猪流感 人感染猪流感 新型流感 Influenza A(H1N1) 甲型H1N1流感 (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 概念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传染性强,特别是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已多次引起世界范围的大流行。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发热与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为特点。 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毒,呈球形,直径80~120nm,含单股RNA。根据其核心抗原的不同,分为甲、乙、丙3型,核心抗原有极高的稳定性。 病原学 乙型及丙型流感相对较少,且仅感染人类。流感病毒颗粒的外膜有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分别为植物血凝素(hemagglutinin,H)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 根据病毒外膜抗原结构,H可分为15个亚型(H1~15)N有9个亚型(N1~9)。人类流感主要与H1、H2、H3和N1、N2亚型有关。 流感病毒电镜照片 病原学 针对H的抗体为中和抗体,可预防流感的传染。流感病毒的最大特点是易于发生变异,最常见于甲型,当变异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形成新的流行株,因人群对之不再具有免疫力。即出现新的爆发流行。 病原学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 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有囊膜病毒,故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200 mL/ L乙醚4℃过夜,病毒感染力被破坏;对氧化剂、卤素化合物、重金属、乙醇和甲醛也均敏感,10 g/ L 高锰酸钾、1 mL/ L 升汞处理3min,750 mL/ L 乙醇5min,1 mL/ L碘酊5min,1 mL/ L 盐酸3min和1mL/ L甲醛30min,均可灭活猪流感病毒。 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热敏感,56 ℃条件下,30min可灭活;对紫外线敏感,但用紫外线灭活后能引起病毒的复活。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流感病毒具较强传染性,加之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要方式,极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一般多发生于冬季,起始较陡,于2~3周内病例达高峰。主要发生于学校、单位、工厂及公共娱乐场所人群聚集的地方。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动物亦可能为重要贮存宿主和中间宿主。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流行病学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同亚型间无交叉免疫力。病毒变异后,人群重新易感而反复发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多为1-3天。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 临床表现 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咯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 或腹泻。约10%病例可不发热。 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临床表现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被诱发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血生化: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实验室检查: 3.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合并病毒性肺炎时肺组织中亦可分离出该病毒。    实验室检查: 4.血清学检查:动态检测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临床表现 胸部影像学: 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影像。严重病例片状影像范围广泛。 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有效治疗的关键。    诊断 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