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沾染病学教科书解读1:从我之“游手好闲”说起.doc

兽医沾染病学教科书解读1:从我之“游手好闲”说起.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兽医沾染病学教科书解读1:从我之“游手好闲”说起

兽医传染病学教科书解读1:从我之“不务正业”说起 余兴龙,湖南农业大学, 2013-12-22 说明:上述文字是为本人的个人QQ空间和预防兽医学与健康养殖QQ群而写,欢迎大家分享、转载(如转载则请在一周后),但请注明出处。 我从事的是家畜传染病学教学、科研和兽医临床技术服务工作。其中的兽医临床技术服务工作主要的是生猪疫病的诊断、抗体监测及防治方案的制订与调整等。自己近10年来在兽医临床技术服务方面做出了些成绩,得到了一些学术同行和养猪行业内的认可。但近些年,我对实验室诊断在我国养殖业目前这种低水平的情况下所能发挥的作用有了些不同的看法。 去年下学期的一天,一做得不错的动保公司的老总来到我办公室、聊起猪病的事。在聊的过程中,他多是问我疫病的诊断和免疫检测方面的问题,并问我是愿意与第三方合作扩大实验室诊断?我接过他的话谈了一些从病猪体内能检测出很多病原、但依靠检测结果解决不了问题的实例, 要防治好这类病依靠的应是规范的饲养管理。对他说,如果健康养殖的观念不调整,饲养管理基础性工作做得很不够,不宜过多宣传实验室诊断去查找生猪发病的原因。他最后善意的提醒我说:你这不是不务正业吗。另外,从2010年开始,我对猪病的送检变得谨慎起来,以至于当猪场出现问题给我找电话询问是否能给予实验室诊断时,除必要的病情询问外,我往往问许多与当时临床发病没有直接关系的问题。仔细问的结果是:我认为从发病猪身上肯定能检测到一些病原,但生猪发病的问题的解决还得从病原外的原因去找,因此实验室诊断解决不了他的问题,即送检不合适, 这样的解释往往要耗费我很多的时间。这确实也像“不务正业”。 我的这些想法始于2009年上学期末,既是这么想的,在猪病的诊断中也总是不忘这一点。有几次印象深刻的案例:检测出病原后(或检测的同时)我并没有按检测结果给出方案,而是在了解具体的情况后给出了如下几种方案:在猪舍内多装几把风扇;将门窗打开(上半年天转暧时);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将掉队弱小的猪从栏中调出来再集中饲养;立即停用所有的抗菌保健药物。还有一次诊断情况也总是不能忘记:一猪场猪病长年不断、且特别像是细菌性感染、但因猪场用药过多,检测不出预期的病菌,要求猪场将部分病猪停药,结果停药的猪好了,继续用药的猪还在加重或死亡。 更具体的情况就不在此啰嗦了,现在转到兽医传染病学材料上吧。上述情况其实可用兽医传染病学教材上的理论得到解释:即降低家畜的易感性使动物对病原的抵抗力增强。 疫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是动物传染病教学内容之重之重,其中一个环节是易感动物。教材上说: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有:动物的内在因素、外界因素和特异性免疫状态(第5版:P20-21)。我对这3个因素的看法是:我国以“杜长大”体系为主,猪的内在因素即猪的遗传品质大多数猪场差别不大;而特异性免疫状态方面,我多年的经验是一定需要接种疫苗才能确保无忧的传染病并没有几个(另文叙述);对于外界因素教材上是这么说的“外界因素:各种饲养管理因素,包括饲料质量、畜舍卫生、粪便处理、拥挤、饥饿等有、都是与疫病发生有关的重要因素”。从我这样的文字叙述中大家应该能看出我的观点是什么,那主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保护猪的非特异性抗病能力不受损害(这种猪对病原的易感性降低不是通过免疫接种的方式实现的)。这一观点在《一位家畜传染病老师眼中的猪病》有更为详细的叙述,在此不再多谈。 有关动物易感性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地位在家畜传染病学教材的其它内容中也有强调之处。如: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p25), 防疫工作的基本内容之平时的预防措施(p28)等内容。我在这几年的猪病处理过程中深有理会。教材上的这些文字确实字面上与猪病有些距离,毫不起眼。但在处理猪病的过程中,联系起这些平平常常的句子,我深信“微言大义”的说法。(这些内容在1980年蔡宝祥先生主编的家畜传染病学教材中即有这些论述)。但没有活生生的具体的案例作为感性认识,这些不被我们重视的平平淡淡的理论怕是难入人心。 在过去几年的家畜传染病学教学中,除在讲授上述内容时强调通过规范的饲养管理保证猪的体质(降低易感性)外,在如下几个方面我也一直强调这一点:如何保证疫苗接种有效;减少猪群内病原的感染压力(数量);在具体的疫病防控中:如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这些免疫抑制性疫病的防控,链球、副猪这些细菌性疫病的防控及至如猪瘟这类烈性传染病等的防控均强调正确的饲养管理的重要性。 现在仔细想起来有关家畜的易感性是我传染病学教学中花得时间最多的一个的话题(注:我的不按常规的教学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使我更有底气在此讨论这一话题)。目前,大家一般在生猪不正常时想得最多的是“某某某…病原、病原、病原”,这么多年的生猪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案例告诉我,当生猪生产不正常时、在大多情况下是可以检测到病原的,但并非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