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一:“河洛”狭义指河南洛阳一带,广义指中原地区。台湾的“河洛郎”,是历史上三次大迁徙中由河南经福建再到台湾的居民他们自称“河洛郎”,称自己的方言为“河洛话”。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仍保留着许多家乡的风俗习惯, 材料二:台湾俗语“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而福建则有“陈林满天下,黄郑排满山”之说。其中陈、林、黄、郑等姓氏的根源均处于河洛。因此,河洛地区,对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近年来成为他们寻根问祖的圣地 材料三: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夫人在河南新郑市参加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材料说明了什么?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特有的包容性 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作用: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1.河洛、闽台、粤港澳人民有着浓厚的血缘和文化关系。 2.中华文化同根同源同心,各民族、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3.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融合,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4.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化 的力量 * ——源远流长 从发展历程看: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从未中断。 ——博大精深 从内涵看:中华文化形式多样丰富多样,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教育、宗教、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典籍、民俗风情以及衣食住行等,无不在其中。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西方社会文化生活中普遍出现一种泛中国崇拜的思潮,人称“中国潮”。 “中国潮”的发起人主要是商人和传教士。商人们从中国贩运来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等,传教士们则贩运回来孔子哲学与中国的道德神学,一时间中国的思想观念、人与物产、生活方式包括中国工艺的装饰风格、园林艺术、诗与戏剧,一下子涌入西方人的生活,成为他们谈论的话题、模仿的对象与创造的灵感。没有比中国更神秘更有吸引力的地方了,中国形象为他们展示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中国几乎成为西方文化向往的乌托邦。传教士们从中国回来,便成了社会名流,他们穿着中国的长袍,谈论圣明的康熙大帝与玄妙的孔子哲学。他们介绍中国的书信在社会上流传,激进主义者感到兴奋,正统主义者感到恐慌。哲学家们不甘寂寞,也参与到中国哲学是否无神论的讨论中来,有人甚至思考是否可以用中国道德哲学取代基督教神学。莱布尼茨希望在中国与欧洲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交流认识的新型关系”。“鉴于我们道德败坏的现实,我认为,由中国派教士来教我们自然神学的运用与实践……” 17、18世纪“中国潮”的出现反映了什么事实?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文化的独特性体现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独特性 1.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 1)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风格: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3)文学艺术的重要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2.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 A.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B.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C.意义:①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②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③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四 大 名 著 】 四大名著点评 《水浒传》英雄好汉的忠义悲曲 《三国演义》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之祖 《西游记》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神魔小说的最高峰 《红楼梦》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孔子 孟子 墨子 老子 韩非子 庄子 孙武 荀子 《论语》雍容和顺富有哲理性、《孟子》雄畅犀利富有鼓动性、《墨子》朴实谨严富有逻辑性、《荀子》淳厚富赡富有学术性、《韩非子》峻峭透辟富有政治性、《老子》玄妙精警富有思辨性、《庄子》汪洋谲(jue)怪富有浪漫性。 在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当数 《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华,其巨大的艺术魅力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宝藏。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替,古老的诗歌仍以超时空的魅力,让人们永远陶醉在美的享受中。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盛赞中国文化,尤其崇拜孔子,他大声疾呼,欧洲人对中国“应该赞美,应该惭愧,尤其应该效仿”。 据说日本企业成功靠的是《论语》加算盘。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