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高考散文式议论文技法指导(一) 一 中心论点的提炼 : 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更重要的是审准作文的题意。 二 议论文的开头: 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先声夺人。 语言要富有文采,明示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要放在开头文段的末句,话题材料可用也可不用,字数100字左右。 1 发现与创新 人因发现与创新而不断充实,生活因发现与创新而不断完善,民族因发现与创新而走向繁荣。(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 择善而从 选择善良是一块路标,在你迷失方向之时,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选择善良是一口清泉,在你干渴之时,给你生命的滋润;选择善良是一双有力的手,在你无助之时,给你巨大的帮助。因此心灵的选择,一定要择善而从。(巧用比喻排比句,有效增强语势) 三 议论文的主体 分别突出三个亮点: 1 语言优美, 2 引用诗句, 3 精当事例。 分三段: 一段用优美的语言阐述分论点, 一段引用诗文名句阐述分论点, 一段用精当的事例论证分论点。 四 议论文的结尾 古人云:“结尾如撞钟”。结尾是全篇内容的升华之处,也是意境的深邃之处。 照应标题,呼应前文,再次点题。 收束全文,简洁有力,令人回味。 一 优美语言 示例 1 勤学苦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勤有了祖荻“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祖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张海迪“当代保尔”的称号,也才有了“通五经,贯六艺”的这位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巧用条件复句构成排比) 2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已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粮,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巧用对称句,议论文中既可以用来说理,又可以用来举例,论据简洁,高度概括) 3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都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被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毕升、祖冲之之所以为人民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不尽的发明创造。(巧用因果构成排比) 4如果没有钟子期的知音之声,也许伯牙的《高山流水》只能埋葬于荒山野林间;如果没有那位老教授的欣赏,也许瞎子阿丙的《二泉映月》只能长眠于街市深巷中;如果没有能人善士的指点迷津,那么就没有那一位君主可以成就千秋霸业,名垂千古!(巧用假设句) 二 引用诗句 1 穿越时空,追溯流光,我听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岸,一张张坚毅的面孔浮现在我的面前,一双双矍铄的眼睛注视着我的双眸,一声声昂扬的呐喊萦绕在我的耳畔。于是,朦胧的思绪穿透了远方的晨雾,远古的笙箫澄明了心中的尘埃。心灵的选择是于谦的《石灰吟》,心灵的选择是东林党人的读书声,心灵的选择是平凡中蕴藏的伟大,心灵的选择是万事皆修后的坦然。 2 读李白,让我感受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旷世豪情;读李煜,让我体味到了“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世事沧桑;读余秋雨,让我感受生命恰似一段宁谧久远的“文化苦旅”;读冰心,使我真的不再“斯人独憔悴”。 3 司马迁选择编写《史记》,忍辱负重,中国耿耿文学星河因此而多了一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煌煌巨著;文天祥选择以死报国,历史长河中因此而多了一句响彻古今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李时珍选择了献身医学,中国医学史上因此而多了一部医学宝典。 三 精当事例 1 相信自己 也相信别人 (高考优秀作文) 我们在相信自己时,也要相信别人。这是由事物的多变性与自我局限性决定的。唐太宗接纳魏征等人的进谏,于是有了开元盛世;朱元璋接受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于是国泰民安。相反,那顽固的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