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服饰表现视角再议《韩熙载夜宴图》成画年代
从服饰表现的视角再议《韩熙载夜宴图》的成画年代 摘 要:关于《韩熙载夜宴图》的成画年代,学术界一直存在多种观点,笔者从服饰表现的视角,通过与其他相关画作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后,认为该作品既非成画于五代或北宋早期,也不似南宋中期仕女人物服饰表现的样式,而更接近于北宋宣和时期,甚至就是宣和时期的一件画院御制作品,或是由南渡南宋的原北宋画院高手所作
关键词:《韩熙载夜宴图》;服饰表现;北宋;宣和时期;南宋;院画
1 关于《韩熙载夜宴图》成画年代的研究状况
历代著录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有数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韩熙载夜宴图》卷(如图1)被公认为是存世最古的一件流传有绪的作品。此卷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无款。前隔水存南宋人残题“熙载风流清旷,为天官侍郎……”等20字。引首有明代程南云篆书“夜宴图”,前绫隔水上有清高宗乾隆帝一题。拖尾有无名氏所书的一段“韩熙载行实”;卷后有南宋史弥远“绍勋”葫芦印,清代宋荦钤“商丘宋荦审定真迹”一印。拖尾有行书“韩熙载小传”,后有元代班惟志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题诗,又积玉斋主人题识。后隔水清代王铎题跋,后有“董林居士”“纬萧草堂画记”等收藏印,明清王鹏?、孙承泽、梁清标等鉴藏家的钤印,又有乾隆皇帝长跋及清内府诸收藏玺印。乾隆初此画从私家收藏转入清宫,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1921年溥仪从宫中携出变卖,后张大千购得,带到香港。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又从香港私家购回,入藏故宫博物馆
关于《韩熙载夜宴图》卷原作者和绘制背景在北宋《宣和画谱》卷七中有这样的记载:“顾闳中,江南人也。事伪主李氏为待诏。善画,独见于人物。是时中书舍人韩熙载,以贵游世胄,多好声伎,专为夜饮,虽宾客糅杂,欢呼狂逸,不复拘制,李氏惜其才,置而不问。声传中外,颇闻其荒纵,然欲见樽俎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态度不可得,乃命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故世有夜宴图。”《宣和画谱》的作者认为李煜命人“写臣下私亵以观”有失体统,应该“阅而弃之”[1]可见作者当时就已提出了对该卷的疑问,但此图还是入了北宋御府的画库,为何呢?
另据汤??载:“李后主命周文矩顾弘中图韩熙载夜宴图,予见周画二本;至京师见弘中笔,与周事迹稍异。”[2]可知周文矩也参与其中了。而且这个画题在御府的收藏中还中有几本,比如《宣和画谱》中记录的南唐家顾大中的《韩熙载纵乐图》等等。元明以来更有多个本子见于著录书中,徐邦达先生在《古书画伪讹考辨》中对此有详细的考证。[3]由此可知《韩熙载夜宴图》在画史上是后代画家不断追摹的母题和粉本,同时更是一个扑朔迷离的千古之谜
关于《韩熙载夜宴图》卷的成画年代,历来众说纷纭,比较具代表性的说法有:清初孙承泽在《庚子消夏记》中鉴于其画风和流传提出大约南宋院中人笔的观点;徐邦达在《古书画伪讹考辨》中提出孙承泽的说法是可信的;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从服饰与礼仪风俗的角度论证了它可能是宋初北方画家的作品;[4]余辉在“《韩熙载夜宴图》卷年代考――兼探早期人物画的鉴定方法”一文中,从多个角度较为充分地论证了画中事物的断代,并提出它是宁宗至理宗(公元1195~1264年)时期,史弥远卒年(公元1233年)之前南宋画院高手的作品;张朋川也在《晋唐粉本宋人妆――四议图像》等四篇系列论文中,从中国古代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构图模式发展演变和借用多个粉本制作方式等的角度探讨了本图的制作年代为南宋;[5]邵晓峰又在“《韩熙载夜宴图》断代新解――中国绘画断代的视角转换”一文中,提出了从家具的角度来鉴定此画当出于南宋画家创作的观点。如此等等,旁征博引,至少辩明了本卷不是五代时期画家所作,也就不可能是顾闳中的作品了
2 从服饰表现的视角看《韩熙载夜宴图》
所谓“服饰表现”是对人物画中如何表现服饰的总体考察,是基于美术史和服饰史的综合分析。其中的“服饰”即指中国古代卷轴画中人物所穿戴的“衣着和装饰”,包括衣服、鞋帽、发式、妆面和所有饰品的总和。而“表现”就是指画面中描绘这些服饰所运用的线条和设色等技法,以及由此而传达出来的服饰廓型、款式结构、材质感和立体感等内容和效果,进而可以分析服饰内容与表现技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服饰表现的审美特征和发展脉络等表象背后所隐藏的内容
若从服饰表现的视角看,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女孝经图》卷与本文所说的《韩熙载夜宴图》卷在诸位妇女的发髻、衣着和廓型等服饰内容(甚至是站立坐行的姿态等)都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不由得需要进一步来比较两卷服饰表现异同并探究其原委
此图旧传为唐人画作,但据台北故宫博物院专家分析,其谨细缜密的画风和图中所陈设的器物的造型、装饰等,当出自南宋画院画家之手笔。例如各幅多以庭园作为背景,以树石构成图像的界缘,区隔图像与文字的空间乃南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