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免疫学》13超敏反应 王莹.pptVIP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13超敏反应 王莹.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免疫标记技术 标记物:荧光素、酶、放射性核素 1.免疫荧光法 用荧光素与抗体连接成荧光抗体,再与待检标本中的抗原反应。 荧光素: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绿色荧光 PE(藻红蛋白)红色荧光 方法:直接荧光法、间接荧光法 应用:检测细菌、病毒、螺旋体等的Ag或Ab等 2.酶免疫测定 常用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P) (1)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双抗夹心法: 测Ag 间接法: 测Ab BAS-ELISA(生物素、亲和素-ELISA) 包被已知Ab 待测Ag S标记特异Ab 酶标记A 底物显色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单一效应细胞分泌的某种细胞因子的检测 ELISA应用--定性或定量 检测多种病原体的抗原或抗体、血液微量 蛋白、细胞因子等 优点: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操作易规范、 稳定 (2)酶免疫组化: 测定组织或细胞中抗原 3.放射免疫测定: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或抗体 进行免疫学检测 优点:灵敏度极高,(检测范围pg-ng) 缺点:放射性污染,设备昂贵 用于某些激素、药物的检测 4.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用发光物质标记抗原或 抗体进行反应,灵敏度高于放射免疫测定, 检测血清超微量活性物质的测定 5.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将电泳分区的蛋白质转移至固相载体,再用酶 免疫、放射免疫等技术测定。 6.免疫PCR(immuno-PCR, IM-PCR): Western blot SDS裂解病毒蛋白 SDS(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 电转印至硝酸纤维素膜 浸于待检血清 加如酶标二抗 加底物显色 结果:待检血清中有针对HIV 120kDa、41kDa、 24kDa蛋白的抗体 本章重点 掌握:I型、II型超敏反应;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了解:常用的生物制品;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测定方法。 概念: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本质: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应答 超 敏 反 应 (hypersensitivity) 超敏反应分型(1963年Gell和Coombs) I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超敏反应 II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 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一、主要特征 反应发生快,无明显的组织损伤,消退也快—速发型。 参与细胞为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 有个体差异,具遗传倾向。 主要为IgE 抗体介导。 再次接触相同的变应原到发病时间短。 Ⅰ 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 二、参与成分: 变应原 (是指能够选择性地激活CD4+ Th2细胞及B细胞,诱导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应答,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 1、动植物蛋白:食物中的鱼虾、海鲜;植物 的花粉;真菌孢子等; 2、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 3、天然变应原多为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具有高亲和性IgE的Fc受体 ,胞质内含有类似的嗜碱性颗粒,被激活后可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 IgE (亲细胞抗体,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道黏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 IL-4等细胞因子可诱导,IL-12是抑制剂) 三、发生过程 致敏阶段——变应原→机体→IgE→IgE-细胞 发敏阶段——相同变应原→致敏机体→Ag-IgE-细胞→细胞膜稳定性下降,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颗粒脱出。 效应阶段——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 三、临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 过敏性休克 最迅速,最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1、药物过敏性休克 以青霉素引发最为常见,此外头孢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也可引起。 2、 血清过敏性休克 再次使用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进行治疗或紧急预防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二) 呼吸道过敏反应 吸入花粉、尘螨、真菌和毛屑等变应原引起, 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过敏反应 (三) 消化道过敏反应 进食鱼、虾、蟹、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