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是来自于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的外语教师牟红霞。真诚地感谢省教育学院给了我这次和各位同仁们交流的机会。能够在这里和各位骨干教师共同学习和提高,我倍感荣幸。 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谈谈一些关于公开课的个人体会,希望对给为教师有所帮助。 什么是公开课? 公开课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一种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形式活动。每次活动,主题鲜明、任务明确,除了学生参加听课外, 一般还有领导及其他老师参加,是老师展示教学水平, 交流教学经验的一次有益的研究活动。同时公开课也是有众多教师观摩、众多评委评审和选拔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是每位教师的从教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经历。 公开课的形式 公开课的形式有很多种:例如达标课、汇报课、观摩课、优质课、基本功竞赛课、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评选课等。青年教师可凭一节成功的公开课显示自己的教学功底,奠定自己在同行心目中的地位,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老年教师可通过公开课向人展示自己成功的教学理念或教学模式,供同行学习取经。- 公开课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道路固然有千万条,但实践证明,通过经常上公开课的历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最大,专业化成长最快。 所有名师都经历过公开课的历练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老师说:“上公开课就像家中来客,必定要洒扫庭院、准备盛宴一样。其中有准备的紧张,更有展示的兴奋。就像居家过日子,如果没有客人,可能会终年粗茶淡饭,散淡随意。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我的‘家政技艺’一日千里……” 窦桂梅老师曾经看到周围的同事因上公开课而迅速地成长起来,于是她主动申请、强烈要求上公开课。多次的公开课历练很快地使得她从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年轻的名师。她在书中曾经写道:“公开课,生命试炼的地方。” 公开课有压力,压力就是动力 人固有天然的惰性。教师平时上“家常课”,很少为准备一节课而几天日不甘食、夜不能寐。而要上公开课则不同,从决定上公开课之时起,大脑开始高度紧张起来,每时每刻都在为如何上课去思考,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了,但还是感到时间不够用,甚至寝食不安,彻夜难眠。表面看来这些给教师增加了负担,其实这种负担,对教师也是必要的。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有这种动力教师才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精力及所储备教学资源和才智资源,迅速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公开课要准备,准备就是提高 教师上公开课的准备过程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教师为准备一节课不知要去查多少资料;不知要去请教多少人;教案不知要写多少遍,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的创新,一次次的反思。这是那些四平八稳“家常课”,怎么也得不到的收获。 公开课要集思广益,群言就是智慧 一个教师完全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天地里,其专业成长一定是缓慢的。“家常课”没人挑剔和指责,固然平安。但自己课的软肋、问题乃至错误也会永远地延续下来,而其亮点也没人去欣赏。公开课则不同,在公开课中教师要把自己的真实教学水平和文化底蕴暴露给别人,让人评头论足,这样教师才可能了解一个真实的自我,才能让自己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进化。公开课后的群言虽然会刺痛教师的神经,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指导、批评、表扬、挑剔中铸就了我。因此,上公开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当机会来临时,要敢于面对,及时抓住。诚然,解剖自己、否定自己是痛苦的,但只有敢于挑战自己,才能使自己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才能创造一个崭新的自己。 公开课就是历练,历练就是提升 虽然老师在参加公开课的活动中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试讲、反复琢磨,教案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修改和调整,最后才走上课堂教学展示的舞台。但是,这样的经历对于青年老师来说是一种历练,是一种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历练,相信这一经历必将对教师今后的发展带来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好的公开课的特点 一、专家理论 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要体现五个实: 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特级教师吴正宪提出要教的有效,1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2 、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3 、多种教学方式融合,精心组织学习活动; 4 、有效捕捉、利用、组织教学资源; 5 、多层反馈,有效调控,适当评价。学的有效: 1 、学生是否扎实有效掌握基础知识?2 、学生是否提升了学习技能?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在学科思想、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等方面得到提升?4. 学生是否体验到了学习乐趣、自信与成功?5. 是否有了探索知识的欲望?6. 学生是否获得了全方面的发展? 二、个人拙见 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多年的教师,我个人认为一堂好课不能用标准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