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人生观和人的全面发展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人的问题日益为人们关注,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生哲理及其实践意义
1、在社会科学理论和社会实践中有重要理论指导作用。
例如,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理论对企业人事管理科学的重要影响。
在西方企业管理科学中有两种对立的管理方法,被称为“X理论的管理方法”和“Y理论的管理方法”。
“X理论的管理方法”:
是企业界以前最为常见的一种专制的管理形式。这种理论认为人性是恶的,人生来就懒惰,人们厌恶工作、敌视他人;因此,要提高生产,要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管理者就必须逼迫、控制、指导、监督,甚至以严厉惩罚来威胁才行。因此,企业管理者的全部努力要放在这一方面。
“Y理论的管理方法”:
是基于马斯洛的思想而提出的一种与前者全然对立的方法,这种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倾向于善良的,人性中的一种重要倾向是“自我实现”。
结论是:只要充分提供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条件,就能使人们自觉地、愉悦地工作。
“Y理论”出现后,在西方不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Y理论”这种方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的难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可见这完全是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它们之所以对立,完全是基于对人性、人的本质这一哲学问题的观点不同。但是,它们对人本质的设定都是不正确的。
·一切直接涉及到人的问题的理论,如教育、管理、人际关系、社会、组织、心理、政治等等科学都必须首先明确自己对人性、人本质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并以此作为这种理论的哲学人性论基础。
2、对人们确立人生观、选择人生道路有理论指导意义。
什么是人的价值?人应坚持怎样的道德观,是利己主义还是集体主义?怎样评价人的历史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取决于对人的本质、人性的哲学回答。
3、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指导意义。
市场经济有二重效应:一方面,促使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会诱发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科学的人生哲理可以使人们正确面对现实提出的问题。
4、是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原则的理论前提。
人生哲学是形成人文精神的理论前提。只有正确地揭示人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发展等关于人的问题,才能形成科学的人文精神。
二、人性与人的本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对人的哲学的研究
对人的问题的哲学研究早在古希腊时期已经开始了,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曾提出过著名的论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从而把人放在了世界中心的位置,这反映了古希腊时期人们赞美人的智慧、力量、健康的思想倾向。
在中世纪,即欧洲公元5─13世纪的封建社会时期,由于社会动乱造成人们生活极其痛苦,宗教势力从此泛滥、肆虐一时。宗教神学为了利用神的力量维护其统治,利用“神创论”(即上帝造人说)和“原罪论”(即人由于其祖先偷吃伊甸园的智慧果而生来有罪)来作为精神枷锁束缚人民群众。神学家安瑟伦说:“轻视自己的人,在上帝那里就受到尊重 。不顺从自己的人,便顺从了上帝。可见,你应当把自己看得很微小。这样,在上帝眼中,你就是大的;因为,你愈是为人间所蔑视,你就愈是得到上帝珍视”。(转引自《马克思关于人得学说》,p28)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世纪,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发展,并逐渐取代封建生产方式。文艺复兴运动就是这一历史过程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这时的思想家称为人文主义者,他们是人道主义思潮的开创者。他们为了资产阶级发展的利益,把矛头对准宗 教神学的贬低人、否定人的论点。旗帜鲜明地宣扬人的伟大、人的价值和尊严、赞美世俗的幸福,用绘画、雕塑、文学表现人的力量、人的世俗幸福、人的智慧等。
十八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法国唯物主义者从唯物主义立场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了人。
卢梭提出人的本性是“自爱心”和“怜悯心”,人生来就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力,表达了资产阶级争取政治平等的要求。
霍尔巴赫认为人“只是一个感觉体”,是“自然人”,即客观存在着的、物质的人,人的本性是“自保”。
爱尔维修说是“自爱”,即每一个人生来就有“趋乐避苦的肉体感受性”,人是受这种肉体组织的生理本能所支配的。
他们的学说在自然观方面树立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在人的研究上却仍然是唯心主义的,他们是用人的自然存在说明人的本质。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人的问题的研究达到最高水平的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他们对人的研究已集中到人的本质问题,因为这是解决人的其他有关问题的关键。
(1)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
黑格尔反对法国唯物主义者的把人仅仅看作是“感性的东西”,把人作为“自然的实存”与其他自然物一样。
他认为人的自由是使人区别于他物的根本点。黑格尔从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出发,认为人是绝对精神发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