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决定评量项目
情意評量實施的問題 學生誠實回答意願 學生回答問題的能力 資料蒐集過程無法客觀 外在環境影響 掌握情意評量重要途徑 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評量三者要環環相扣。 單一教學目標導致單一教學活動及單一教學評量。 多元的教學目標引導多元的教學活動及多元教學評量 自評 以日誌、心得或自評描述情意方面學習情形。 亦可設計相關表格或問卷由學生自評。 缺點:容易自我膨脹或不誠實 例: 以「教育行政倫理學」為例,教授可請學生撰寫 課程相關心得,或者針對特定事件請學生撰寫報 告,教授從學生之心得分享或報告中,便可得知 學生對於教育行政倫理事件的態度。 互評 同儕互評 設計量表 例如:請寫出同學中,哪一位同學對學習最認 真、最願意幫助別人? 教師評 觀察記錄 觀察表 檢核表 面談 TIMSS 試題範例 * 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tw/NSC/TIMSS/TIMSS.htm *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系 張美玉 高層次認知領域紙筆評量設計實務 課程實施與評量 目標設定 決定評量項目 發展教學策略 進行教學(課程實施) 學習評量 檢視或修改教學目標、補救教學 教學目標(Benjamin S. Bloom 1956) 認知領域 情意領域 技能領域 認知領域教學目標(Bloom, 1956) 評鑑(evaluation) 綜合(synthesis) 分析(analysis) 應用(application) 理解(comprehensive) 知識(knowledge) 情意領域的教育目標分類(Krathwohl) 1.接受(注意)(receiving): 感覺到某種現象的存在。例如:直接交談時能注意對方的談話。 2.反應(responding): 主動地注意某一現象,覺得有趣,而有勉強、有意願、或樂意性的反應,但不致力於信守或奉獻。例如:能服從各種運動規則。 3.評價(Valuing) : 對接觸到的事情、現象、或行為感到有價值,進而表現出接納、偏好、承諾、和認同等積極的態度和追求其價值的能力。 4.重組(Organization) : 分析有價值的活動內涵、歸納出推論的價值觀念, 建立起個人的內在價值觀與發展個人價值體系,以 及維持價值體系一致性和次序性的能力。 5.形成品格 (characterization by a value or value system): 將價值體系內化,使成為個性的一部分。個人依據 其內在化價值體系行事,並做到表裡一致的能力。 Gronlund, 1995; Clark, 2001;張霄亭,2004 情意領域的教育目標分類(Krathwohl) 紙筆測驗法 優點:方便、快速、容易處理 缺點:偏重記憶性問題、簡化教學 應用:了解兒童學習成就 診斷兒童的先前概念 診斷兒童的學習困難 常模參照測驗 1.區辨學生之間能力的差異 2.團體中的相對地位 3.強調各試題的鑑別力 1.判斷對學生是否能通過預設的 精熟標準 2.個人能力是否能通過預設標準 3.強調試題的代表性及重要性 標準參照測驗 參考書目: 歐滄和(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測驗的種類 形成性(formative): 1.了解教學情形 2.提供教與學的回饋 3.做改進 總結性(summative): 1.是否達成教學目標? 2.教學是否有效? 3.做決定 測驗的種類 良好測驗的特徵 一、效度 一個測驗能夠正確地測量到「試題」 或是「測試者」所要測量的能力程度。 二、信度 測驗分數的一致性或穩定性。 編製測驗的過程 1.擬定編製計畫及遴選命題者 2.決定取材範圍及命題架構 3.決定類型及編擬試題 4.選擇及排列試題 5.填答與計分方式的設計 6.撰寫作答說明 7.版面設計及印製 8.教師自編測驗的改進 雙向細目表 意涵: 1.表示測驗的架構藍圖,描述測驗所應包含的內容 以及所評量到的能力。 2.以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為兩個軸,分別說明各項 評量目標和內容的關係。 教學目標(以橫軸表示)以Bloom所提的認知領域六個教學目標為依 據:記憶、了解、應用、分析、評鑑、創作。 (有些成就測驗將分析、評鑑、創作,統合成「高層次思考」) 教材內容(以縱軸表示)以出題的範圍,表示出包含幾個不同的單元。 雙向細目表簡例 認知層次 單元名稱 知識 理解 應用 分析 評鑑 創作 合計 合計 高層次認知 雙向細目表的例子 例子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