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
黄童 幼童头发黄色,故以“黄童”称谓幼年儿童。“黄童白叟,踊跃欢呀。”(韩愈《元和圣诗》)
绿鬓 青少年头发乌黑发亮,所以用“绿鬓”代称青少年。“沉复落红颜,蝉声摧绿鬓。”(唐代乔知之《从军行》)
颁白 头发花白,“颁”通“斑”,用“斑白”称代老年。“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此外,“白首”、“皓首”、“华首”、“二毛”、“华发”,也是以老人头发花白而称。“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
黄发 老人头发复黄,是长寿的象征,因以“黄发”称谓老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发秃 老人头发光秃,故用来称谓老年。“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祭妹文》)
垂髫 “髫”指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垂髫”代指儿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总角 古代儿童头上的两个发髫向上分开,形同兽角,故以“总角”,代称儿童时代。“这院门上也有四个才总角的小厮。”(《林黛玉进贾府》)
束发 古代男孩成童(十五岁)时束发为髻,故以“束发”代称成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林黛玉进贾府》)
红颜 青年人脸色红润有光泽,所以用“红颜”代称青年,又特指年轻美貌的女子。“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
苍颜 灰白的脸色,代指老年。“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醉翁亭记》)
鲐背 老人皮肤枯燥,身上生出老人斑如鲐鱼背,故用“鲐背”称谓老年。
生齿 男孩出生后八个月,女孩七个月开始长出牙齿,故用“生齿”称代七,、八个月的婴儿。“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户籍)。”(《周礼?秋官?司民》)
龀 男孩八岁、女孩七岁脱去乳齿,长出恒齿。“龀”是换牙,指七、八岁。“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刚换牙),跳往助之。”(《愚公移山》)
稚齿 幼童齿嫩,故以“稚齿”称代儿童。“昆弟斑白,儿童稚齿。”(《晋书?潘岳传》)
齿危 老人牙齿松落,因此用“齿危”谓老年人。“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 (《祭妹文》)
汤饼之期 古俗,婴儿出生三日设宴招待亲友,叫“汤饼筵”或“汤饼宴”、“汤饼会”,后以“汤饼之期”代称婴儿出生三月。
成名 古俗,孩子出生三个月,父母为其取名,因称婴儿三月为“成名”。“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焉。”(《周礼?地官?媒氏》)
笄年 古代女子十五岁时举行成年之礼,结发插笄。“笄年”就是女子初加笄之年,又叫“及笄”,即十五岁。“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白居易《对酒示行简》)
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而加冠,行成人之礼,因以“冠”指男子二十岁。“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冠者五六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冠读guàn)
弱冠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古时男子二十成人,初加冠,体还未壮,故称弱,“弱冠”就是刚成年的男子,二十岁左右。“予弱冠粤行。”(《祭妹文》)
襁褓 “襁”本系背负婴儿的背带,“褓”本系包裹婴儿用的小被,用“襁褓”比喻幼小的年龄。“曾孙虽在襁褓。”(《汉书?宜帝纪》)
雏 初生之鸟叫雏,用“雏”比喻幼儿。“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杜甫《徐卿二子歌》)
黄口 雏鸟口角黄色,而幼童稚嫩如同雏鸟,故用“黄口”比喻幼儿。“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淮南子?汜论》)
豆蔻 或称“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娉娉婷婷,如豆蔻初放,因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青春 本谓“绿色的春天”之意,用来比喻青年时代。“予涉素秋,子登青春。”(西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
华年 像花一样美妙的年龄,比喻青年。“华”通“花”。“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垂胡 胡,兽颔下垂的肉,老人颔皮松弛下垂,故用“垂胡”比喻老年。“身世蚕眠将作茧,形容牛老已垂胡。”(陆游《七十》)
素秋 本指秋季。古代五行说,以金配秋,其色白,故称素秋。秋天景色凋零肃杀,因以素秋比喻晚年。例见“青春”条。
龟鹤 相传龟鹤皆有千年之寿,因以比喻长寿。“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郭璞《游仙》)
周晬 婴儿满一岁。“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祭妹文》)
生小 童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孔雀东南飞》)
裹头 男子成年后裹头巾,“裹头”表示成年。“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兵车行》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口吃病根治三步曲(恨若秋水著).doc
- 口才训练之发声训练.doc
- 口腔全科医师必备的知识.doc
- 口苦多由于胆囊功能差.doc
- 口腔护理结合冰刺激训练脑卒中吞咽障碍鼻饲患者的疗效观察.doc
- 口都酒业详细信息.doc
- 口风琴《龙的传人》1.doc
-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doc
- 古人名字中多音字的读音.doc
- 古人勤学成语故事.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