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在给陆相南坎次郎的信中说:“乘此世界金融凋落,露国(苏联)五年计划未完成,支那统一未达以前之机,确实占领我经营30年之满蒙。”该信应写于
A.1928年12月28日之前 B.1931年9月18日之前
C.1936年12月12日之前 D.1937年7月7日之前
1.B 注意本庄繁信中的隐含的时间信息:“世界金融凋落”即1929年大危机、“露国(苏联)五年计划未完成”,苏联的一五计划实行是在1928-1932年之间。故可判断此信应写于1929-1932年间。
2.1932年,日本威逼利诱我国优秀短跑健将刘长春(右图)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当年的奥运会,遭刘长春严词拒绝。在张学良的资助下,刘长春孤身一人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刘长春严词拒绝日本的理由是
A.伪满洲国复辟帝制,背离历史潮流
B.伪满洲国为虎作伥,镇压抗日联军
C.中国人不应该代表外国参加奥运会
D.满洲属于中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D 材料中已经指明:刘长春愿意代表中国而拒绝代表日本的傀儡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反映了刘长春的爱国情操。
3.1940年,某近代名人在香港病逝。周恩来题赠挽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毛泽东特发唁电:“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该名人应是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元培 D.胡适
3.C 从挽联上看,此人参加过反清、抗日斗争、五四运动和人权同盟,符合此四项的只有蔡元培。
4.“九·一八”事变后,面对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如果你是支持蒋介石的高级官员,你认同这一政策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可以等待国际干预,和平解决 B.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林立,亲日派占了上风
C.对全国人民有了一个政治交待 D.中共为心腹之患,必须肃清
4.D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把中共视为“第一敌人”。
5. 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B、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C、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
5.C 注意题干的时间是在西安事变前夕,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已经正式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6. 美国学者本杰明杨认为,长征途中共产党完成了“在地域和战略上的关键性转变”。这里的“战略上的关键性转变”是指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完成的标志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
6.C 1935年底中共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正式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的策略转变。
7.中共《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指出“鹬蚌相持而渔人伺于其侧,渔人今已高举其网矣。彼日本者,自闻南京决定讨伐张杨,兴高采烈,坚甲利兵,引满待发。”文中所说的“渔人”是()
A.日本侵略者 B.张杨等反蒋人士 C. 国民党内亲日派 D.美英等欧美列强
7.A 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亲日派头子何应钦等人积极准备讨伐张杨,以便乘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进而灭亡中国。所以文中所说的“渔人”就是日本侵略者。
8.1936年“双十节”(中华民国的国庆节),《济南晨报》发表文章,指出“国难,国难,多难未必兴帮;国庆,国庆,请问何庆之有?”文中的“国难”指
A.华北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A A项发生在1935年,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表现。B、C、D三项都发生在1936年10月10日以后。
9.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张学良曾写了一副“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的挽幛悼蒋,这幅挽幛坦露了蒋张之间近半个世纪的特殊关系,对“政见之争”的正确理解是:
A.蒋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张主张“先攘外再安内”
B.蒋坚持反共内战,张拥戴中共革命
C.蒋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张主张联共抗日
D.张主张和平统一,蒋坚持割据台湾
9.C 导致蒋介石与张学良关系恶化的事件是西安事变,联系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应不难判断。
10.红军长征胜利到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