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西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应对策略
广西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应对策略 【摘 要】本文调查广西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给出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以期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倦怠 职业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17-02
一、广西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
(一)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由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于1974年提出,最先运用于心理健康领域,也称职业枯竭。费登伯格引入“倦怠”一词,用于描述一种因个体在工作中产生消极情绪,最终导致情感和行为耗竭的状态
职业倦怠现象较多出现在以助人为主的工作行业中,如警察、医生、护士、教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此类职业需要工作者持续付出知识、情感与能量,对身心能量消耗极大。长期在压力下工作,部分自我调节能力欠佳的人则会出现身心疲惫、消极怠工的现象,甚至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
(二)职业倦怠的表现
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克里斯汀“企业睡人”。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多数赞同美国学者马斯勒提出的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即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低成就感
1.情感衰竭。情感衰竭是职业倦怠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是职业倦怠的核心症状。情绪衰竭主要指工作者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情感因持续付出而处于一种极度疲劳的状态。具体表现就是工作者极度疲惫,缺乏活力、丧失工作热情,仅仅把工作当作谋生手段,工作呈现呆板和惰性的停滞状态,效率低下,处理事情时出现烦躁不安等抵触情绪
2.去个性化。去个性化是指工作者视服务对象为物,刻意与周边环境和服务对象保持距离,以消极、冷漠、麻木、敷衍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缺乏必要的耐心,个人发展进入停滞状态
3.个人成就感低落。个人成就感低落是指工作者岗位成就感下滑,倾向于消极地进行自我评价,认为工作仅是谋生手段,甚至于怀疑工作岗位选择错误,对工作前景和个人发展前景悲观失望
(三)广西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
总体而言,广西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工作群体,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的安全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高校辅导员队伍人员流失现象逐年递增,在职的辅导员队伍也日渐呈现职业倦怠
在随机抽查的广西七所高校的辅导员中,年龄介于26-35岁之间的占了82%,研究生以上学历占了69%,在编的64%;所带学生人数超过200人以上的占了69%,收入介于2001-3000元之间的40%,收入为3001-4000元之间的42%,收入为4001元以上的占16%。与此同时,广西高校辅导员队伍在职业方面呈现出以下现状:
1.心理极度疲惫,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高校辅导员长期处于事务性工作繁琐、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工资福利待遇不高、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工作进修培训机会少、工作晋升发展空间小的工作环境中,同时因工作节奏快,挤不出时间运动,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以上种种情况的出现,与大部分辅导员源于大学期间的优秀学生干部、佼佼者,有着较高的职业期望的心理预期不相匹配。而较长时间地从事辅导员工作后,很大一部分辅导员出现了记忆力减退、头晕耳鸣、睡眠质量较差等现象,工作时感觉力不从心,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反应变慢,效率不高,由于必须24小时开机待命导致担心半夜或凌晨接到学生电话而心理压力大
2.日趋消极,漠视敷衍。接受调查的广西高校辅导员队伍中,面对临时突发的学生状况感到中等及以上压力的占了72.7%;面对棘手问题尝试放弃的占了63.6%;工作中遇到不快选择一个人承担自行默默消化的占了71.1%。日趋消极的工作心态,导致了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热情下降,甚至出现敷衍塞责的现象
3.工作满意度低,离职倾向高。在接受调查的辅导员中,福利待遇满意度为1.8%,考核制度满意度为7.3%,职称评定机制为3.7%,所在学校与学生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为27.3%,对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为34.6%,整体工作满意度为40%。在离职倾向调查中,基本没有想过离开现在工作岗位的,仅有16.3%;而选择一旦机会成熟,就立刻转岗的则达到了63.7%
二、广西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一)职业压力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该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现实工作中,辅导员往往承担着多方面的工作,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学籍管理、心理辅导、就业指导、贫困生奖勤助贷补等工作;到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