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地方宪政研究的问题与路径与傅怀锋先生商榷.PDFVIP

清末地方宪政研究的问题与路径与傅怀锋先生商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末地方宪政研究的问题与路径与傅怀锋先生商榷

《二十一世紀》網絡版 二○○四年七月號 總第 28 期 2004年7月31日 清末地方憲政研究的問題與路徑 ──與傅懷鋒先生商榷 ⊙ 瞿 駿 近二十年伴隨清季十年新政研究駸駸乎勃興,作為重要新政之一的「憲政」成為了眾多學者 關注的課題。傅懷鋒先生撰寫的〈試析清末民眾的政治參與──基於清末江浙諮議局議員選 舉的個案研究〉(以下簡稱「傅文」,壓縮版載《二十一世紀》2002年2月號,全文版載《二 十一世紀》網絡版第二十三期)即為其中的成果之一。「傅文」在一些地方將張朋園、張玉 法等前輩學者作出的「典範性」研究向前推進了一步,比如重估了一些資料,提出了不少新 穎見解。但筆者以為「傅文」在很大程度上將制度表達和實踐兩分,對制度表達如何產生的 「實踐」和產生後的「實踐」幾乎未加關注;在核心概念(比如「精英」、「民眾」、「士 紳」)的運用上|相當隨意,以致自相矛盾之處甚多;對選舉結果的實證和解說亦大有可議之 處,從中反映出目前清末地方憲政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繼而涉及到引入新分析路徑以使 這些問題具備解決的可能。故此筆者不揣冒昧,提出一些個人看法求教於傅先生及諸方家。 一 表達與實踐怎可兩分 「傅文」在第一部分分析了制度表達視野下的政治參與,卻在相當程度上將《諮議局章 程》、《諮議局選舉章程》等制度表達看成為「定型物」,基本上未關注「表達」產生的 「實踐」和「表達」產生後的「實踐」。在筆者看來,「表達」不可能是「定型物」,它不 斷地在與實踐互動,二者在彼此影響下各自發生變化。如果忽視這一點,將其兩分,只會就 「表達」而論「表達」,使得這一視野下的政治參與考察流於片面和不完整。 比如「傅文」認為: 清政府在制度表達中照顧到了學紳、士紳、在籍為紳者、紳商的利益,同時也給了新型 知識份子參與的機會。暗示清王朝想在重建與傳統士紳聯繫紐帶的同時也將資本家階 層、新知識份子吸納入政治體系,從而達到兼顧新舊社會成員參政要求的目的。 此段分析明顯把清中央政府籌備諮議局選舉看成為一個「同質化」,有通盤考慮的進程,而 未注意從「表達」產生的實踐看,這一進程其實相當「多歧」。 首先,籌備諮議局選舉,中央的主控力量為滿洲親貴與漢族高官(包括部分地方督撫)。從 1906年的「立憲改官」始,到1911年「皇族內閣」出籠,這一系統內部圍繞著權力再分配的 明爭暗鬥就未曾間斷過。陳旭麓(1996:412)對此曾有過很精彩的描述: 一方面是掌握著最高權力的皇室貴胄惟恐大權旁落,「鼎祚潛移」,而拼命想借「預備 立憲」之名推行中央集權,另一方面則是地方督撫要「劃分中央與地方行政權限」實行 責任內閣制,以削弱君主與王公大臣的權力;一方面是皇室貴胄排擠漢族官僚,剝奪漢 族官僚的某些職位和權力,另一方面則是漢族官僚竭力培植各自的勢力和各種社會關 係,與之對抗。一些過去被摒棄於仕宦門外的士紳也想借立憲之機,謀取一官半職。 各種章程不斷出合、增訂、修改,反映出爭奪──妥協──再爭奪的複雜與殘酷。因此《諮 議局章程》和《諮議局選舉章程》表面上照顧到了各方面利益訴求,並在形式上給予各階層 一定政治參與空間,但其背後卻充斥著各種複雜的權力關係。章程中的表達能不能真正成為 制度化保障,從誕生之日起就可以打上大大的問號。 其次,章程出台雖然與各類政爭有千絲萬縷聯繫,但仍有許多具體內容並沒有受到影響,反 映得只是憲政編查館章程起草人對憲政的理解和期望。中央權力影響諮議局選舉往往在他們 1 「一念之間」。這些起草人制定章程時可能正如御史趙炳麟所言 : 文學生蓋以日本職員錄二本為秘鑰,武學生則以日本陸軍成規類聚一冊為金科……竊唯 我國有大變革,有大製作,豈藉一二部日本搢紳成案與十數名留學生所能訂定? 所以章程出台時極可能缺乏通盤細緻的考慮,而只是「依日本葫蘆畫瓢」而已。 更不可兩分的是「表達」產生後的實踐2 。「傅文」遺憾地重複著「參與選舉資格規定苛刻, 只有少數人才享有選舉權的結論」,而不去關注紙面上的規定究竟「如何」去落實,資格調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