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情行为疗法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安全感影响.docVIP

理情行为疗法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安全感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情行为疗法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安全感影响

理情行为疗法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安全感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理情行为疗法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安全感的影响,为护士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方法 将社区73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6),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理情行为疗法,考察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安全感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在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和心理安全感总体上差异有显著性变化(P0.05),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社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理情行为疗法。干预人员由研究者和经统一培训后的护理人员组成,理情行为疗法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的第2 d开始进行,共进行5次训练,40~90 min/次,时间为下午,训练完毕后患者晚上再温习、巩固一次,干预人员及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干预人员以中性的态度帮助填写量表有困难的患者。发放量表前向患者阐明调查的目的、意义、答题方法和注意事项 理情行为疗法的主要、核心理论是ABC理论(见图1),是Ellis关于非理性信念导致个体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的主要理论 研究者依托Ellis的ABC理论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身心特点编写训练材料,干预过程中应用多种方法(例如情感交流法、讲授法、临床同类案例法、认知和行为矫正法和测验法)来提高观察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参与率和卷入率。见表1 1.2.2研究指标 应用丛中[7]等编制的《心理安全感量表》来评估患者的心理安全感。该量表包括确定控制感和人际安全感2个因子16个条目。每个条目答案选项设置为”1”为非常不符合-”5”为非常符合。量表总分越高,显示被测人群主体心理安全感程度越好。本次研究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827-0.856 1.3统计分析 将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18.0并进行检查与分析。对计量资料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统计描述应用(x±s),计量资料(资料呈正态性)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干预前心理安全感程度比较 见表2 2.2两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干预后心理安全感程度比较 见表3 3 讨论 干预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安全感程度较低(均未超过34/16≈2.13   本研究通过确认患者的非理想信念,通过驳斥非理想信念,使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在思想和行为上逐步发展理性信念,使非理性信念弱化或消退,从思想根源上治疗其心理障碍,从而使其心理安全感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何松雪,刘国杰,刘虹泽,等.永久性?Y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报,2015,22(13):24-26. [2]罗宝嘉,覃惠英,郑美春.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关系质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138-142. [3]张燕,解蕴慧,王泸.组织公平感与员工工作行为: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1):180-186. [4]李可,杨艳.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焦虑状况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11):67-72. [5]何俊利,屈云,杜晓霞,等.理情行为疗法对卒中后抑郁的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4):376-378. [6]朱屹,陶洪娣,赵莉敏,等.理情行为疗法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1):2883-2884. [7]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99-200. [8]董晓玲.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D].济南:山东大学,2015:7-9. [9]Jackson C J,lzadikah Z,Oei T P. Mechanisms underlying REBT inmood disordered patients: predicting depression from the hybrid model of learning[J].J Affect Disord,2012,139(1):30-39. [10]Szentagotai A, David D, Lupu V,et al.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versus cognitive therapy versus pharmac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maj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