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阿格尔异化消费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本·阿格尔异化消费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摘 要:本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资本逻辑;生态逻辑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031-0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本费理论。通过对其异化消费理论的解读,对于遏制当代社会出现的“物质至上”等社会风气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理论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领域的论述中,生产与消费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一对范畴。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本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的生产是在满足动物机能需要的支配下进行的,而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能懂得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上从而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即人的类特性就是实践活动。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物欲享受却成了普遍追求,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反而作为痛苦的存在――“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结果造成“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1]55
本20世纪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均已步入生产绝对过剩,商品极大丰富的消费型社会。尽管资本主义制度内部通过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水平,但劳动异化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存在。本“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2]494。他认为,劳动异化是产生消费异化的根源。正是因为工人在劳动时身心受到压抑,追求自由自主的本性使他们迫切地寻找发泄的突破口,即“劳动中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就会使人逐渐变得越来越柔弱并依附于消费行为”[2]493。阿格尔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消费两大特征是“需求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由于以广告为媒介变得十分复杂”以及“人们把贯注于消费当作满足需要的唯一源泉”[2]495。正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大众传媒的联合作用下,无产阶级妄图通过消费逃避痛苦以寻求自由,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沉溺于这种虚幻的幸福中并在不知不觉中默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
阿格尔针对如何解决异化消费问题,提出了“期望破灭的辩证法”这一社会变革模式。他提出的“期望破灭的辩证法”内涵是:异化消费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和再生产,而资本主义的无限扩张性与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必将发生冲突进而产生严重的生态危机,在生产领域生态危机会演变成为商品的供应危机。当人们发现原本被激发的消费期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难以被满足时,一方面会对资本主义能够满足人的无限需求失去信心,继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产生怀疑;另一方面也会对自身的消费欲望进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淘汰掉那些腐朽的价值观念,意识到“人的满足最终取决于生产活动”[3]644。在自发地重新审视制度和调整自身消费观的过程中,人们能够遏制盲目的消费欲望,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并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变革,建立起“分散化”和“非官僚化”的经济模式,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实现符合生态逻辑的发展
二、?Y本逻辑支配下异化消费的负面影响
实现利润最大化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始动机,而资本家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资本家的思维模式就是资本的逻辑。正如马克思对于资本家的形象描述:“每个人都知道暴风雨总有一天会到来,但是每个人都希望暴风雨在自己发了大财并把钱藏好以后,落到邻人头上。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资本逻辑总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指向,通过各种途径力求实现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并不断扩大再生产以保证利润能够源源不断地进入资本家的腰包
受资本逻辑支配下的异化消费有两大负面影响。一方面,异化消费易造成无产阶级沉溺于虚妄的“避难所”中无法自拔,丧失了阶级意识,难以清醒地识别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阿格尔认为,由于异化劳动的影响,本应为自由自主的类特性变成了仅仅为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工具。人在劳动中感受到的是精神和肉体的痛苦和不自由,因此期盼寻找到一个避难所,以图在其中寻觅自身的自由和幸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空前发展,能够向无产阶级提供足量的过去只属于资产阶级的消费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领域以“效用”和“增值”为原则,以获取利润和扩大再生产为目标时,消费市场难免会存在商品过剩的现象。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4]550,资产阶级不仅在物质生产上占统治地位,同时也支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生产。当生产与消费呈现供过于求的问题时,为了保证生产过剩的产品得以被大众消耗,生产商联合广告商用多种渠道和形式不断地刺激、激发甚至创造出大众的“需求”,使得消费主义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入人们头脑中从而做出非理性、不适度的购买行为。在消费领域,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承诺提供源源不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