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第一章 隋与初唐诗歌
第一章 隋与初唐诗歌 隋统一中国后,怎样融合南北文学之所长,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和初唐一百二十多年的探索过程。 第一节 隋代诗歌 一、隋代诗歌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1、隋代诗歌的作者 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他们是北朝诗风的代表。 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虞世基等,他们把南朝诗风直接带入隋朝。 2、南北诗风的合流与合而不同 隋代诗歌具有南北两种风格并存与合流的趋势,但尚未达到融为一体的地步,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二、卢思道、杨素、薛道衡 1、卢思道 卢思道( 532-583 ) ,字子行,范阳( 治今河北涿县)人。 其《从军行》以南朝歌行体反映边塞军旅生活,具有北方的质朴遒劲贞刚之气。 入隋后的《棹歌行》、《美女篇》等,有梁陈诗歌的轻艳之风。 2、杨素 杨素( 544-606),字处道,弘农华阴 ( 今属陕西)人。隋朝开国重臣。 其《出塞》、《赠薛播州诗十四章》等作品,慷慨悲凉,深雄雅健。 3、薛道衡 薛道衡( 540-609),字玄卿,河东汾阳( 今山西万荣县)人。 其诗明显表现出南、北两种风格。 《出塞》 雄健苍凉,气势昂扬,具有北方贞刚之气。 成名作《昔昔盐》是闺怨题材,清辞丽句,委婉细腻,颇具齐梁风格。 五言绝句《人日思归》语淡情深,韵味悠长。 三、隋炀帝时期的诗歌 隋炀帝即位后,身边聚集了一批由南入隋的文士,诗歌明显地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 以隋炀帝为中心,应制奉和、宴饮娱乐,咏物和吟咏宫廷琐事,使诗歌走向宫廷化、贵族化的末路。 第二节 贞观诗坛和“上官体” 一、对南北文学特征的认识和“各去所短,两合其长”的创作理想 主掌贞观诗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598-649)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由南入北的文人。贞观文人对南北文学的特点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并提出了自己的创作理想。《隋书·文学传序》说: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这种“各去所短,两合其长”的创作理想,经过后来许多诗人长期的努力探索,才得以实现。 二、贞观诗风 贞观( 627-649)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是以唐太宗李世民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的。开始时多有述怀、咏史等刚健质朴之作,后来则刻意模仿六朝的声律和辞采,内容多奉和应制之作,在风格和趣味上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代表作家唐太宗、虞世南、上官仪等。 唐太宗的诗歌常常壮大怀抱与华采并存,其中感时应景、吟咏风月的内容较多,受齐梁绮艳诗风影响较明显,又有雍容典重的特点。 虞世南( 558-638),字伯施,会稽余姚( 今浙江余姚)人。 其创作主要体现宫廷诗风,有的作品也透出清新之气,风格典雅。如《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三、上官仪和“上官体” 1、上官仪及其诗歌 上官仪( 608?-664),字游韶,陕州(今河南陕县 )人。 其诗多宫廷奉和应制之作,在艺术上注重声律辞藻对偶之美,诗风精巧绮丽,流媚婉转,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浮艳雕琢的齐梁诗风。如《早春桂林殿应制》、《奉和山夜临秋》等。 早春桂林殿应制 上官仪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花蝶来未已,山光暧将夕。 上官仪对诗歌的对偶形式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对促进律诗形式的成熟有一定贡献。 2、上官体 上官仪是唐初著名的宫廷诗人,其诗多为雍容典雅的奉和应制之作,形式上工于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不仅更加讲究诗歌的声韵辞采和对偶之美,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