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物的进化.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生物生物的进化精选

遗传平衡定律(哈代—温伯格定律) 遗传平衡的条件(理想条件) 1.种群足够大 2.个体间随机交配 3.没有迁移 4.没有突变 5.没有自然选择 遗传平衡: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世代相传, 不发生变化的现象。 公式:p+q=1 p2+2pq+q2 = 1 含义:p、q分别代表A、a基因频率 AA、A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p2、2pq、q2 ⑵ 已知某种群基因频率,计算该种群随机交配后, 子代的基因型比例: 若: 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A%, a的基因频率为a% , 则:子代基因型: AA基因型频率AA% = A% × A% aa 基因型频率 aa% = a % × a% Aa基因型频率 Aa% = A% × a% × 2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比例的换算 平衡被打破的因素:基因频率改变 遗传漂变:偶然事件造成小种群基因频率较大改变 非随机交配:非随机交配影响基因频率变化 基因迁移:个体的迁入和迁出影响基因频率 突变:少数有利基因被保留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造成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练习: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经调查,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大? Xb = 15+5×2 +11 200×2+200 =6% 练习:植物中存在由基因突变导致的白化现象,基因型为aa的种子可以正常萌发成为白化苗,但是由于缺乏叶绿素,白化苗不能正常生长、无法留下后代。 假定有一株小麦苗的基因型为Aa,该株小麦自花传粉共结出第一代种子100粒,第一代种子种植后自花受粉获得第二代种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代种子发育的幼苗中,白化苗的株数约为( ), 白化基因的频率为( )。 (2)第二代种子发育的幼苗中,白化苗的比例为( ), 白化基因的频率为( )。 25 1/2 1/6 1/3 自然选择淘汰白化苗,使白化基因a频率减小 练习: 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代谢疾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如果群体的发病率为1/100。表现型正常的个体婚配,生出患病小孩的概率是多少? 1/121 ∴种群中:a基因频率是1/10,A基因频率是9/10, ∴种群中:AA基因型频率是18/100,aa基因型频率是1/100 Aa基因型频率是18/100 ∴表现型正常的个体是携带者的概率是18/99 ∴两个表现型正常的携带者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18/99× 18/99 ×1/4=1/121 ∵患者基因型是aa,种群发病率1/100 100% 0% 0% 100% 0% 0% 100% 20% 80% 20% 0% 90% 10% 90% 10% 81% 18% 1% 90% 10% 90% 10% 81% 18% 1% 90% 10% 90% 10% 81% 18% 1% 90% 10% 90% 10%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生物的统一性——生物体层次 人与大猩猩骨骼的比较 生物的统一性——生物体层次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真菌细胞 生物的统一性 ——细胞层次 生物的统一性——生物大分子层次 根据DNA杂交估计核苷酸差异的百分比 用于比较的DNA 核苷酸差异(%) 人-黑猩猩 2.5 人-长臂猿 5.1 人-青猴 9.0 人-猕猴 9.3 人-卷尾猴 15.8 人-狐猴 42.0 生物的统一性——生物大分子层次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进化的证据 ——化石 生命进化史 对生物多样性、统一性、适应性 以及生物进化现象的解释 ——生物进化论 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用进废退学说vs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 达尔文随“贝格尔”号环球考察(1831-1836)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模型 事实1: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事实2:物种的个体数量保持稳定 事实3:资源是有限的 推论1: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事实4: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 推论2: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 事实5: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3:有利变异逐代积累,进化出适应环境的新类型(适者生存) 进化论观点: 1859《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学说 1868《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 1871《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