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哲学与山水自然的发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 FUDAN No.22006 JOURNAL(socialSciences) ·中国哲学研究· 郭象哲学与山水自然的发现 李昌舒 (南京大学中文系,南京210093) [摘要]中国美学史上,关于山水自然的发现一直是一个重要论题。文章提出如下观点:(一),庄 子所讲的是自然而然的“自然”,是精神境界的“自然”,这与作为山水景物的“自然”不能完全等同。因此, 庄子哲学并不能直接导致对山水自然的发现。(二),郭象认为,当下存在的个体之“物”是自在、完足的, “物”之后什么也没有。从美学上讲,这就使感性事物摆脱了道家之“道”、儒家之“德”的主宰。这一思想 对于中国美学中山水自然的发现具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郭象哲学性物山水自然 中国美学史上,关于山水自然的发现一直是一个重要论题。从时间上讲,大约是在六朝的晋宋 之际,这是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那么,从思想上讲呢?这是学界讨论得比较多、却又分歧比较大 的一个问题,本文尝试从郭象哲学的角度来探讨。① 一、庄子哲学与山水自然 论及中国美学中山水自然的被发现,研究者多将之与庄子哲学相联系,庄子哲学对于中国美学 具有根本性的、多方面的影响,这是勿庸置疑的。但庄子哲学似乎并不能直接导出对山水自然的发 现。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讲: 其一,庄子认为,各种艺术品的美能够刺激人的感官欲望,使人不能-fl,境空明,从而妨碍人的体 道。因此,艺术品应该被毁弃。“故纯朴不残,孰为牺樽!白玉不毁,孰为畦璋!道德不废,安取仁 加工的,艺术之美可以说是人为之美。庄子由对人为之美的否定,而走向对自然之美的肯定。这里 的“自然”并不就是自然界的自然,而是自然而然的自然。但自然而然(Nature)也是自然而然的 但必须注意的是,庄子哲学所讲的自然而然主要是指道,而非自然万物。感性事物并非庄子的兴趣 所在。庄子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 之正色哉?”“故为是举莛与楹,历与西施,恢诡懦怪,道通为一。”[1-p6卜62J显然,在庄子看来,自然万 物的美与丑只是相对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1-ra20]我们可以接着说:以道观之,物无美丑。 其二,人世间的黑暗与残酷确实可能会使庄子走向自然,因为相对于人间,自然界的人为色彩 [收稿日期]2004—12—20 [作者简介]李昌舒(1972_),男,安徽肥西人,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①晋宋之际山水自然的发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现实社会的动荡混乱促使士人从朝廷走向山林,庄园经济的发 展带来可亲可游的自然景物,等等。本文主要论述其哲学思想上的原因,故对于其他因素均未涉及。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5CZX024)阶段性成果。 134 要少得多,更接近于自然之道。因此,庄子哲学确实表现出对自然界的向往。《刻意》篇说:“就薮 泽,处闲旷,钓鱼闲处,为无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1_幽]《在宥》篇云: “故贤者伏处大山堪岩之下。”[1--p274]庄子哲学的归宿在于与道为一的逍遥,山林的意义在于:较之 于纷乱的人间世,更适合于让人进入理想中的逍遥境界。山林江海无情无欲无利害之心,与之相 伴,就容易心如木石,从而进入心斋、坐忘的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然界就是庄子精神的栖息地, 恰恰相反,庄子明确地否认这一点:“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 之。”[1--ps88]①因此,可以说,庄子哲学的自然主义开出的主要是精神境界意义上的自然而然(natu. 同),而不是自然界的自然事物(Nature)。二者虽密切相联,却不能等同。在庄子,自然界与人世间 虽有不同,但都不是道本身,都是要被超越的。我们来看看庄子理想中的得道者的生活环境: J (神人)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11-v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