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尊右卑左”的文化现象研究.docVIP

中国古代“尊右卑左”的文化现象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尊右卑左”的文化现象研究

中国古代“尊右卑左”的文化现象研究 中国古代尊右卑左的文化现象研究  摘要:尊右并不是一种盲目的行为,而是遵循着某种文化规定,是比较复杂的文化现象。本文对这种文化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以及在实际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实事求是地处理尊右这种文化现象。   关键词:左右、尊右、文化现象   作者简介:严公芬,1987年出生,重庆人,现为四川大学文新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论文联盟wWw.LW1)-18-0214-02   左、右本义指左手、右手,引申为方位名左边、右边,但在《汉语大词典》里 左还有:不帮助、反对;不当、偏颇;相违、 相反;偏邪、不正;偏僻;疏远、贬抑;下、卑;贬谪、降格等义;右有:亲近、袒护、超过、尊崇、权贵等义。同时,一些以左x形式出现的词和一些以右x形式出现的词的意思也很有趣,如:   左 次: 较差。右 姓: 豪族大姓。   左 迁: 贬官。右 客: 尊贵的客人。   左 授:降官;贬职。右 戚: 皇家贵戚。   左 秩:较低的职位。右 署: 高级官员。   左 腾:地位较低的妾。右 职: 重要的职位。   左 除/左 退:降官;贬职。 右 迁: 升职   从上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左及左X的词往往含有低、下、卑、贱等语义;而右及右X的词往往含有上、高、尊、贵等语义。那么,为什么本指左手、右手的左、右二字,其隐含的意义差别如此之大呢?这恐怕还得从中国古代社会 尊右的文化现象谈起。   尊右在中国的影响是极大的,尤以《史记》、《汉书》为甚,一方面主要是因《史记》、《汉书》等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另一方面后人注疏又极力肯定尊右卑左。下面我们就举一些《史记》里的例子。   右贤左戚,先民后己,至朋之极也。[1]   乃以绛侯周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2]   秦惠王八年,爵樗里子右更,使将而伐曲沃。[3]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4]   乌孙以千匹马聘汉女,汉遣宗室女江都翁主往妻乌孙,乌孙王昆莫以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为左夫人。[5]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右高左下、右贵左贱、右尊左卑,这样的例证在《史记》里有很多。除《史记》之外,《三礼》、《左传》、《汉书》等著作中对尊右卑左的记载也相当丰富。   这种尊右卑左的现象,延及后世至今,影响也极大。在现今一些少数民族的礼俗行为中仍可以见到。如维吾尔、乌孜别克、哈萨克等族,他们在施礼时必须右手贴胸;给客人递送物品时必须右手上前;穿衣裤时先穿右腿右臂;进门先迈右脚;睡觉以右侧着床为吉。特别是云南永宁地区的纳西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母系氏族制度,盛行以女承家,妇女享有崇高的地位。他们认为右大于左,故妇女坐在火塘的右边,女家长占首席,其他的妇女根据辈分和年龄大小往外排坐;火塘左边的男人席位,同妇女一样按自己的辈分和年龄坐在自己应该坐的地方。无论是日常起居、吃饭、祭祀和举行成年仪式,两性都按照女右男左的规矩分开。死后,骨灰袋的安置也以此为序:女人的,放在墓地的右边,男人的,放在墓地的左边。[6]从这些少数民族的礼俗行为中,可见尊右卑左对后世人们生活和观念都有较大的影响。   任何观念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那么影响如此深远的尊右卑左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这与人类自身的生理结构有关,左、右本义指左手、右手,一般的,右手比左手方便有力。   我们知道人类最初是没有科学文化知识、没有世界观、宇宙观的,人类最初认识客观世界,是从自身开始的。所以,古人最初创造出来的文字和这些文字所表述的各种概念,大多也是从自身开始,或从与自身直接有关的事物开始。左、右本义指左手、右手,左右之别最初是从人体出发的,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一生理结构对这个问题的影响。据研究显示,距今有五十多万年的北京猿人上肢骨除它的内部结构外,完全具有现代人的形式,而且左脑比右脑发达,由于人类左脑主控身体的右半的神经,也正说明北京猿人早已具有运用右手掌握工具从事劳动的习惯。[7]所以,左脑比右脑发达,右手比左手方便有力。   而且,古人对此已有较为科学的解释。如:《左传襄》十年:孔疏;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为右,不助为左。《左传昭》四年:杜注:左,不便。同时,《汉语大词典》对右臂的解释是:人大多惯于用右手做事,因以右臂喻事物的要害部分。 这个喻象符号之所以用右臂而不用左臂,与人的右手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有关。右手比左手有力、灵活。换言之,在人类的文化活动中,右臂比左臂的作用更重要。右手方便灵活有力,遇事则惯于使用右手。我们想想,日常生活中的吃饭,写字,举手,敬礼等做那件事情不是用的右手(左撇子除外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