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形象塑造訾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凤姐形象塑造訾议

凤姐形象塑造訾议 【 内容 提要】 本文就凤姐这一形象塑造的不足之处进行挖掘和梳理:第一部分就其描写文字的精炼性和形象的独特性提出批评;第二部分就凤姐的形象意义的矛盾之处和非深刻性作了探讨;第三部分对以上现象的原因进行 研究 ,指出作品本身所包涵的“年轻女性至上”论与作品创作 方法 的现实性之间有矛质,作者在人物提炼过程中有局限,以及推测作者在修改作品过程中的矛盾心理。  凤姐形象的塑造,无论如何,当是《红楼梦》杰出的 艺术 成就之一。关于这方面,前人论述已很详细,此处不述。这儿是想就其不足之处,进行挖掘和梳理。 笔者曾经就宝玉、凤姐、黛玉、宝钗、湘云五个主要人物描写文字量,作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凡某一回中,关于该人物文字超过500字,就把该回目作为该人物的描写回巨、这样便有下表 人物 宝玉 凤姐 黛玉 宝钗 湘云 回数 56 44 37 29 18 结果顺序是宝、凤、黛、钗、湘。也就是说,凤姐的出现频率仅次于宝玉,比黛、钗、湘分别多出若干。但是,上表不过是粗略统计,并不是描写文字严格一点的统计。因为关于凤姐的文字,多是整个回目式的,比如第十三、第十五、第四十四、第六十七、第六十八、第六十九回,那儿一回,除了有平儿一小部分文字外,凤姐整整有5000字左右的描写;而第六十八回,7000字,所有文字的追光都罩定在凤姐一个人身上。这样的一回,比起五六百字的描写,就是十倍之多。宝玉虽是主要人物,但这样全回目的描写,除第十七、第十八、第七十八回之外,几乎没有。比起凤姐来,不免少了。这样算起来,单就文字的量来讲,凤姐是相当多的,甚至不比宝玉少多少。有人把凤姐看成全书的主人公,单就文字多少来看,这种看法也不是没有根据。   但是,另一种情况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有关凤姐的讨论却不是很热烈,这不免有点奇怪。关于贾宝玉的讨论,自《红楼梦》诞生以来,一直很热烈。就拿最近这几年来说吧,谈宝玉的文章一直很多,然而谈凤姐的,相对讲起来,就显得不多。另一方面,有关凤姐的文章,争论的也不多,往往一篇文章,一本书出来了,几乎没有人去注意,去引用,去反对,这也是讨论不热烈的现象。既然大家都承认凤姐形象写得好,既然有关她的文字是那么丰富,为什么讨论就不热烈,注意力就集中不上去呢?乃至于完全可以说,人们对黛玉、宝钗的注意力,也完全超过了文字描写量比黛钗多许多的凤姐,这是什么原因?   (一)   要读者、研究者注意的形象,其丰富性当是首要条件。干巴巴的瘦兮兮的一根骨头三条筋,这样的人物,谁能感兴趣?凤姐形象,显然在这方面并无缺憾,反而是突出的。凤姐形象之多面,怕是能得到公认。她的能干、她的狠毒、她的骄矜、她的乖巧、她的口才、她的卖力、她的泼辣、她的风趣以及她的其它种种特点,都在书中得到酣畅的描写。而且,丰富中也不杂乱,重点也十分突出。一是能干,二是毒辣,这两点突出于其它性格之上,驾驭着其它性格,这也是凤姐形象成功的地方。但是,在展示凤姐性格丰富性方面,有没有弱点呢?有。那就是精炼和压缩不够,文字不免有重迭合掌的成份。譬如说写凤姐骗尤二姐,把她的那一条花哨狡猾而富于鼓动性的长舌写得如金蛇狂舞。然而,书中又写了她如何骗贾瑞,如何骗尤氏、如何骗邢夫人。虽然因骗的对象不同而各有某些特色,但同样是骗,这就给读者带来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再比如兴儿说她“有了不好事或他自己错了,他便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来,他还旁边拨火儿”,这方面描写也有迭合之处;如贾赦闹起的“鸳鸯事件”中,她缩头藏起了身子;探春理家时,她又缩起了身子;李纨拉着众姑娘去拉她的赞助,她先挡了一阵子,看看挡不住了,她又缩起手来;大闹宁府,作践尤氏的那一回,她闹了一定时候,也自己缩手了。这四次“头一缩”的情况虽然并不十分相似,但毕竟大致都是王熙凤一种权术的固定格局,这从高标准来说,就不够精炼了。再看王熙凤与贾母的那些调笑之语,连篇累犊,一段去了,又来一段,文字描写固然花团锦簇,但人物性格却没有深化,没有开掘。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妙玉的有关文字,那儿写妙玉,仅以烹茶一节写她的乖僻,写她对宝玉的好感,写她的矫情,以后有没有此类描写呢?也有。一次写宝玉去要梅花是为了扩大纵深面而加的补笔,却是一带而过,毫不粘滞。妙玉的性格有没有减弱呢?没有,比起妙玉来,凤姐的文字怕是有拖沓累赘之处的。   话又要说回来,文字不够简洁,并不能严重 影响 凤姐形象的质量。这正如一个说话罗嗦一点,并不太妨碍其说话的份量一样;何况,《红楼》全书多是“冷”色调的人物,让凤姐这样一种“暖”色调的人物多活动几次,可以调节气氛,调剂色彩,所以不必对此责之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