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文失落”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文失落”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文失落
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问题,已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科技文化成为主导文化,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开始分离与对峙日益引起人们的忧虑。这一分离与对峙在中国当代大学生中已明显表现出来。
严酷的实事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失落
我们曾于2001年分六大区,对全国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对象达1万余人,调查结果表明,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文失落已成严酷事实。
个人本位 走向极端,明显疏于对他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人和社会的关心只有25.34%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有社会责任感,只有6.85%同学认为大学生肯为集体牺牲个人利益,26.78%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关心切身利益,不理会社会事务,有52.79%的人公开表示,假如在街上遇到歹徒行凶,只有受害人是自己的家人时,才会挺身而出。
技术至上主义滋长在回答最崇拜的人是谁时,只有0.78%的同学崇拜艺术家,位列倒数第一,2.64%的同学崇拜文学家,位列倒数第三,远远排在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实业家之后;在回答除专业课外,您目前最想学习的知识是什么(选三项,并排序)时,仅有34.34%的同学选人文知识,排在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实用技能之后,位居第四,比排在第三位的实用技能相差14.39个百分点。
理想失落,个人追求功利化、世俗化在回答您选择未来职业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什么(请选3项)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经济收入86.45%、专业对口40.47%、社会地位40.00%;甚至要求加入共产党的同学中,竟有16.12%的人把入党动机定位在为毕业后好找工作和追求执政党的好处。在回答您认为生活中哪些内容最重要(可选三项)时,把理想作为首选的只有5.70%,远远排在知识健康事业家庭友谊之后,并有19.63%的同学认为金钱最重要。
人际、人伦关系陷入迷茫、混乱、痛苦有32.58%的学生感到最苦恼的是人情冷暖,13.24%的大学生陷入交友矛盾之中;41.58%的同学同意乃至非常同意恋爱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31.20%的大学生赞同只要不破坏家庭,婚外恋可以接受,23.64%的同学认为婚姻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17.61%的大学生认为结婚与爱情幸福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只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结婚会承受很大的社会压力。
人格残缺状况凸现对做什么事情都应等价交换这一观点,6.28%的同学非常赞同,32.71%的同学表示同意;有29.92%的大学生在未来5年内,最大的愿望是赚一大笔钱;另有资料表明,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已上升为27.03%,北京大学近10年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1/3左右;最近杭州市从七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抽取2961名大学生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占25.39%;30.85%的同学认为大学生信仰宗教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15.68%同学认为大学生信仰宗教是生活空虚的表现。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文失落,本质上是精神家园的失落,是美好追求的失落,是完善人格的失落。它说明当前的教育确实是半个人的教育,如果不能尽快加以解决,我们的社会将滑向物欲横流,将滑向人性泯灭,那将是多么地可怕!
深刻的反思教育的人文失落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文失落,究其根源就是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失落。约翰奈斯比特说:科技在不断提供消费可能的同时,也在消耗着人类的生命力,科技让你疲于奔命,科技让你冷漠疏离、抑郁疯狂,科技带来了具有潜在的毁灭人性的危险。1在不少西方学者看来,伴随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代消费文化,已经变成一种令人生畏的意识形态,多数大众性娱乐最终会沦落为反生活的东西它们最终会导致这样一种世界观:进步就是占有更多物质财富,平等就是大家都向低的道德水准看齐,自由就是无止境地但又不负责任地追求快乐2。 正因为如此,物质主义、技术至上与人文主义、精神解放始终是一对矛盾,伴随着一次次科技革命进程的深入,这对矛盾的运动在客观上影响并推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遗憾的是,我国的教育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恰恰在这方面失误太多,在科技革命不可避免地带来物质主义技术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未能及时拿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这一武器加以矫正。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回归绝不仅仅意味着实施以人文主义为教育内容的教育,而是一种教育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的切实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追求人的真正全面的发展,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自身的完善,旨在通过教育使人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和状态,以实现对人性的拓展,并能够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确证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人的力量;它认为教育是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辊内冷却的辊压机.pdf VIP
- 公司内部网络安全和设备管理制度(定稿).docx VIP
- 老友记台词剧本第一季第1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2021年第二届全国矿山安全普法网络知识竞赛题库(试题101-200题).pdf VIP
- 五公司2012年统战工作总结(国企版).doc VIP
- 011锂电池行业数字化转型MES整体解决方案.pptx VIP
- 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pdf VIP
- 2024最新光伏项目财务测算模型(14张表格数据自动计算).xlsx VIP
- 劳动力市场和新资调查报告2024-2025.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