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宗教思想刍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适宗教思想刍论

胡适宗教思想刍论    论文 关键词:胡适基督教佛教儒教社会不朽论新宗教   论文摘要:胡适在留学期间和基督教团体的成员有过密切来往,但是胡适最终拒绝了基督教。胡适把 科学 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一种对立的关系,在五四时期 中国 的知识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却是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简单化处理,有着 历史 局限性。胡适吸收佛教文化中的牺牲精神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建构自己的人生观的积极文化因素。胡适以非信仰者的立场进行禅宗史的研究,把佛教研究纳入 现代 学术的努力,标志着近现代佛学运动的转型和佛学研究新范式的出现。胡适把儒家的三不朽论转化为社会不朽论,提出了自己的新宗教思想,说明他看到了宗教对于现代民主自由社会的积极作用,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和有益的探索。 胡适一生和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留学美国的时候,胡适和基督教团体的成员有着密切往来,而中国佛教史的研究和儒家思想的研究更是胡适一生学术中着意下力之处。研究和讨论胡适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胡适的文化思想和学术活动。 胡适和基督教的关系,主要是发生在留学美国时期。1910年,胡适考取“庚款留学生”,前往美国绮色佳地区的康奈尔大学留学,负责接待这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的是北美基督教青年会协会。据胡适自己回忆,绮色佳有各种不同的教会,大多数的基督教会都有自己的教堂。胡适积极参加了许多基督教团体的活动,参观和访问过犹他州的“摩门教会”,对摩门教会的许多学人和学生也产生了深刻印象。1911年的夏天,胡适还应约到弗洛达菲亚城的李科诺松林区参加“中国基督教学生联合会”的暑期集会。和基督教徒的直接来往,对基督教家庭生活方式的了解,以及对圣经的爱好,使胡适和基督教产生了一次强烈的心灵碰撞。在1911年6月18日的日记中,胡适记载道: 第五日:讨论会,题为“祖先崇拜”(AncestorWorship)。经课。FatherHutchington说教,讲“马太福音”第二十章一至十六节,极明白动人。下午绍唐为余陈说那教大义约三时之久,余大为所动。自今日始,余为邓稣信徒矣。是夜Mr.Mercer演说其一身所历,甚动人,余为堕泪。听众亦皆堕泪。会终有七人起立自愿为邓稣信徒,其一人即我也。fil(Piso 考察胡适的日记、书信和口述自传,可以看出,胡适1911年6月产生宗教情绪,视自己为耶稣教徒的原因有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在原因来看,当时正是暑假时期,胡适在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紧张的 考试 之后,内心处于一个短暂的空白时期。同时,胡适接到消息,自己的同学和朋友程乐亭不幸英年早逝。胡适前一年到北京去参加庚款留学生考试,曾得到过程乐亭一家 经济 上的帮助。程乐亭的去世,给胡适以人生无常的感觉,胡适还特意写作了一首长诗《哭程君乐亭》。从外在原因来看,胡适正应约到弗洛达菲亚城的李科诺山的山顶参加“中国基督教学生联合会”的暑期集会,“盖欲借彼中宗教之力,稍杀吾悲怀耳”fl}(P151)。在这次集会中,胡适先后听了穆德以及从中国上海回美国的在华传教士李佳白等人的演说,而同时听演讲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基督教徒。这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对胡适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外,胡适自己又目睹了同学陈绍唐信仰基督教并受洗后,在言行举止上有了惊人变化,使胡适深信宗教具有变化人的气质的功效。这次的集会,组织者为了宣传基督教,又让一名名叫M~的美国青年以自己的富于传奇性的亲身经历进行现场演说,极具心灵震憾力。这些内外几方面的因素,再加上胡适在美国时期得到基督教家庭的友好接待,以及胡适与基督教徒的经常往来,使胡适经历了持续的心灵上的感动,产生了加人教会的冲动。 胡适最终并没有板依基督教。1919年10月,胡适在他1911年6月18日的日记以及致许怡荪的信件的后面追记道:“此书所云遂为耶氏之徒一层,后竟不成事实。”[1](P154)1911年暑假的这次行程,只是胡适接近和了解基督教过程中的一个插曲。1912年12月11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有人来与余言宗教事,甚有趣。余告以吾不信耶教中洗礼及圣餐之类,辩论久之,亦不得归宿。”[1](P231)1914年,美国人杰克森(HenryEJark-son)把自己的著作《十字架之真谛》寄给胡适,要胡适阅读之后,回信谈谈读后感想。胡适在回信中说:“吾或许可算是一个一尊教的信徒,虽然吾从未表明过吾之宗教。耶稣如果不是作为上帝之子,而是作为一个人,那么吾将更爱他,更敬佩他。作为上帝之子,耶稣的行为就没有什么卓越之处了。设若一个人像耶稣那样作为,那么从过去以及将来来看,他都是卓绝超群的。[1](P550)从人的身份而不是神的身份来理解耶稣之死,这表明胡适对基督教的认识已经非常理性化,已经彻底摆脱了他所处的美国教会的宗教氛围对他的影响。 胡适一生坚持无神论的立场,其无神论思想形成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