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淡化概念显本质经历过程促理解
淡化概念显本质经历过程促理解 [摘 要]对“三角形的高”这一概念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中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立足于教学实践,从“源头知识”的内在联系、“相关知识”的呈现沟通以及“本位知识”的动态发展三个方面对这一概念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概念;本质;经历过程;理解;三角形的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8-0033-02
日前,由朱乐平老师领衔的“一课研究”公众号发布了针对“三角形的高”这一概念教学开展的相关研究,该研究主要从“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属性、前测与分析、教学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教学策略中提出了“探寻学生前数学经验――暴露学生原初思维――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设计思路和观点。笔者细读之下深感受益匪浅。现笔者结合我校教研组对“三角形的高”开展的研讨活动,就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把握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促成学生对该知识点深刻理解的教学目标进行探索与思考
一、以“源头知识”的内在联系铺垫
所谓“源头知识”,指的是概念介绍中涉及的基本要素,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方面的概念表述中通常指点、线、面及其数量、状态、特征等。教材对“三角形的高”这一概念采用发生式的定义方式,其中“一个顶点”“它的对边”“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线段”等组成部分都可以称为“源头知识”。这些知识点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本课前面部分三角形的特征教学中对“顶点”也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但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对边”这个含有状态描述的知识点却很容易被教师所忽视,这在后续教学中经常会造成学生对直角、钝角这两类三角形的高存在理解上的困扰。在实施以下教学环节之前,应先将三角形按角分类的知识进行简单介绍和认识,并让学生利用学具分别搭出锐角、直角和钝角三角形。这样对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片断1]三角形的字母表示
师:为了方便表达,我们用字母表示顶点,如A、B、C(板书如图1),那么这个三角形就读作三角形ABC。这里你能找出顶点A所对的边吗?
课件演示:顶点A所对的边为BC边,也可以把BC称为A的对边(板书如图1)。其余两个顶点呢?谁来说一说?(课件分不同颜色进行表示,以突出对应关系)
师:一个三角形中有几组顶点和对边的关系?(三组)是由谁的个数决定的?(顶点)你能在自己拼成的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上找到这三组顶点和对边的关系吗?试一试
待操作后,指名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教具上指出来并进行表述
【点评】以上环节中,在介绍三角形字母表示的方法后,真正的着力点是使学生建立三角形中“顶点”与“相对的边”之间的关系,并将此种关系与三角形的特征进行有效沟通。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中顶点与对边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二、以“相关知识”的呈现沟通迁移
单从数学知识的角度来讲,与三角形的高相关的知识基础主要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但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角度分析,每个学生对于“高”这一基础概念的理解程度是各不相同的,但也体现出一定的共性,即他们的认知水平集中于对实际物体“高度”的直观感知上。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沟通生活中的高与数学中的高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完成由已学的“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高”向“三角形的高”进行迁移呢?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片断2]游戏探究三角形的高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做个游戏――“图形平移过桥洞”
(1)利用长方形教具演示
师:如图2所示,图形能通过吗?(不能)为什么不能?(太高了)高在哪里??同学们用三角板比出长方形的高
师:有什么办法让这个图形平移通过呢?演示压扁成平行四边形之后通过桥洞(如图3)
师:为什么这样就能通过了呢?
生:形状变了。其实是什么变了?(高)(指向变化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是这条吗?(不是)在哪里?用三角尺在教具上比出来。(操作还原成长方形)这个时候的高在哪里?(学生指出)其实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宽)那你觉得对于图形的高有什么要求?(必须垂直)
(2)出示锐角三角形教具演示
师:(请出第二个图形,演示,如图4)能通过吗?(不能)什么原因?(太高了)高在哪里?你能用三角板演示一下吗?(如图5)
师示范(如图6):这样表示是这个三角形的高吗?为什么?(不是,没有经过最高的顶点)继续演示(如图7),这样表示呢?(不是,高应该是垂直距离)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吗?
(3)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引导得出(板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雾霾治理及经济发展.doc
- 浅谈青少年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作用及发展.doc
- 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防守意识培养及训练.doc
- 浅谈非线性编辑技术及电视节目制作.doc
- 浅谈韩国语科技外来语特征及翻译.doc
- 浅谈面向安防领域网络传输技术.doc
- 浅谈配电网谐波治理提高供电质量.doc
- 浅谈阜蒙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措施.doc
- 浅谈音乐技术理论课程改革探究策略.doc
- 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培养.doc
-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合肥市卫星社区大市场为例.pdf
- 上海直播粳稻一次性侧深施肥专用肥开发及应用.pdf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苹果叶病害识别方法研究.pdf
- 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分析--以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为例.pdf
- 基于脑电与眼动的多模态情感识别研究.pdf
- 数字技术在高师多声部视唱训练中的应用研究.pdf
- 基于铜、镍催化剂对莫西沙星中间体催化加氢性能研究.pdf
- 埇桥地区2021-2023年猪瘟、猪伪狂犬病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pdf
- 稀土金属改性MOFs_TiO2异质结的构建及光催化CO2还原性能.pdf
- 基于问题链的英语阅读教学对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影响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