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沿海地区滨柃繁育及适应性探究.docVIP

莆田市沿海地区滨柃繁育及适应性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莆田市沿海地区滨柃繁育及适应性探究

莆田市沿海地区滨柃繁育及适应性探究   摘要 针对莆田市的地域与气候特点,对耐旱、耐盐碱的滨柃开展扦插育苗试验和苗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用200 mg/kg ABT生根粉1号溶液浸泡插穗在园土+珍珠岩的基质上扦插90 d后,平均生根10.5条以上、根长17 mm左右,成活率达71.11%以上。同时,使用园土+珍珠岩、砂壤土等较为肥沃、疏松的栽培基质,能促进滨柃扦插苗和苗木的生根、生长与成活,有利于海岸防风固沙,并实现快速繁育的目的 关键词 滨柃;扦插育苗;栽培;适应性;生根;生活率;福建莆田 中图分类号 S723.1;S79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125-03 莆田市地处北回归线北侧边缘,东濒海洋,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长、夏季炎热、降雨丰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 000~2 300 mm之间,自西北山区向东南沿海递减;季风明显,滨海风大,尤其易受台风、强台风的侵袭。海岸线长度为443 km,拥有湄洲湾(北岸)、平海湾、兴化湾(南岸)三大海湾和湄洲岛、南日岛等11个有居民海岛及600多个无人岛礁。莆田市东南沿海及海岛,土地盐碱化明显,含盐量高、有机质量少、酸碱度高[1-2],缺水严重,植被少,时常遭受风沙影响,尤其是风口地段,适宜栽植的树木少,无法防风固沙而形成林带缺口,对工农业生产构成影响。目前,莆田市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及旅游景区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对海岛的绿化要求更高,亟需耐旱耐盐碱的适生植物 滨柃[Eurya emarginata(Thunb.)Makino]又名凹叶柃木,为山茶科柃属常绿灌木,雌雄异株,虫媒传粉,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江苏、台湾等沿海地区及日本、朝鲜的南部。其树体低矮,匍匐生长,花开于少花的冬春季,小花密集、芳香,浆果球形,熟时呈紫黑色,主要生长在基岩海岸的岩石缝、崖壁或面海山坡的灌木草丛中,具有耐盐性强、抗性强、适应性强、耐修剪等优点[3-5]。国外如日本已将滨柃栽植为庭院及绿篱植物。已有学者对滨柃的叶脉特征[6]、播种育苗[7]、遗传分化[8-9]、抗旱耐淹[10-11]和盐胁迫[12-13]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为滨柃的栽培种植打下基础。滨柃播种育苗方面,有研究认为其存在种子细小、处理难、出苗率低、生长期缓慢等缺点[14]。本文开展滨柃的扦插育苗和适应性栽培试验,以为滨柃在莆田市气候特点下栽植做出有益的探索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仙游县大济镇山岑村溪田,年平均气温20.3 ℃,年平均降雨量1 610.2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6.4%,年平均无霜期318.4 d,年均日照时数1 847.6 h。扦插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g/m2消毒2~3 d后,摊开并整成宽100 cm、高30 cm的苗床。栽培苗床由不同的基?|组成,土壤消毒方法与扦插苗床相同 1.2 扦插试验 1.2.1 试验材料。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母树上成熟的滨柃枝条,每支插穗10 cm,仅保留顶部2~3个叶片,穗条上切口平截,下切口斜切为45° 1.2.2 试验设计。扦插试验根据不同的栽培基质[园土、园土+珍珠岩(V2∶V1)、珍珠岩]、不同的生根剂浓度(北京艾比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ABT生根粉1号0、100、200、400 mg/kg)设置成1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重复30支穗条。试验分为春季(4月10日)和秋季(9月15日)各1次 1.2.3 扦插管理。穗条修剪后用1 000 mg/kg多菌灵浸没10 min后再浸于不同浓度生根剂中3~4 h,晾干备用。扦插深度为穗长的2/5。扦插前喷湿苗床,扦插后再浇透水,保证插穗与基质紧密接触;定期喷雾保持相对湿度在80%~90%,生根后减少喷雾次数;覆盖50%透光的遮阳网,遇高温时在9:00―16:00拉网遮阳,加强通风、喷淋降温等措施,防止日烧苗。同时,每15 d喷洒1次1 000 mg/kg多菌灵溶液,幼根形成后喷施0.2%叶面肥 1.3 适应栽培试验 1.3.1 供试材料。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株高和地径基本一致的一年生滨柃容器苗300株 1.3.2 试验设计。根据不同的栽培基质[园土、园土+珍珠岩(V2∶V1)、珍珠岩、砂壤土和海岸砂土(盐碱土壤,含可溶性盐12 g/kg)]设置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重复20株 1.3.3 日常管理。栽植前将不同栽培基质整理成宽1 m、高35 cm的苗床,并开挖0.6 m×0.6 m×0.3 m的定植坑,回填待用。栽植时,挖开土并放入容器苗,填土压实,再浇透水。每天检查植株的土壤湿度情况,及时浇水。同时,每隔15 d喷洒1次1 000 mg/kg多菌灵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