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詞彙學(二)詞的本義和引申義.pptVIP

古代漢語-詞彙學(二)詞的本義和引申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字】1.懷孕;生育。《周易·屯卦》:“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漢]王充《論衡·气寿》:“婦人疏字者子活,數乳者子死。” 2.乳哺;養育。《說文》:“字,乳也。”《詩經·大雅·生民》:“誕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3.撫愛;愛護。《左傳·成公四年》:“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4.教化。[隋]盧思道 《遼陽山寺願文》:“皇帝體膺上哲,運鍾下武,以至德字黔首。” 5.文字。許慎《〈說文解字〉敘》:“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6.詞語。《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若要覓衣食,須把個‘官’字兒擱起,照着常人,傭工做活,方可度日。” 7.書信、條據等文字材料。杜甫《登岳陽樓》:“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8.人的表字。《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鯉,字伯魚。” 9.取表字。《禮記·曲禮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 10.舊時稱女子許配、出嫁。宋·葉適《林伯和墓誌銘》: “鄰女將字而孤,養視如己子,擇對嫁之。” 【約】1.纏束;環束。《戰國策?齊策六》:“魯連乃書,約之矢以射城中。” 2.約束;檢束。《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3.阻止;攔阻。《戰國策?燕策二》:“秦召燕王,燕王欲往。蘇代約燕王……燕昭王不行。”《史記?蘇秦列傳》:“母不能制,舅不能約。” 4.少;省減;簡約。《戰國策?楚策一》:“昔者先君靈王好小要,楚士約食,馮而能立,式而能起。” 5.贫困。《論語?里仁》:“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6.以語言或文字訂立共同應遵守的條件。《漢書?高帝紀上》:“初,懷王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7.邀結;邀請。《孟子?告子下》:“我能爲君約與國,戰必克。” 8.置辦配備。《戰國策?齊策四》:“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 9.估量。白居易《自題小草亭》詩:“緑醅量盞飲,紅稻約升炊。”宋楊萬里《泊冷水浦》詩:“前日放船湘口步,約到衡州來日午。” 10.大略;大約。韓愈《贈張童子序》:“二經章句僅數十萬言,其傳注在外,皆誦之,又約知其大説。 【約束】 【制約】 【簡約】 【約會】 【約法三章】 【約定俗成】 【約略】 作爲詞義系統的源頭的本義,有可能是詞義引申的中心,如“節”。但更多的時候,某個引申義會成爲基本義和引申的中心。要了解一個詞義系統,除了掌握本義外,還要掌握起關鍵作用的中心詞義(基本義)。 【苦】1.苦菜。即荼。《詩經·唐風·采苓》:“采苦采苦,首陽之下。” 2.五味之一。與“甘”相對。《荀子·荣辱》:“口辨酸鹹甘苦,鼻辨芬芳腥臊。” “苦味”非“苦”的本義,但是基本義,是引申中心。 詞彙學(二): 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第三講 本義:一個詞在它初產生時所具有的意義。 但漢語的歷史十分悠久,萌生於史前的詞的意義在有文字記錄之前已發生過種種變化,變化軌跡已無從推知。 因此,在現在的古漢語論著中,給詞的本義所下的定義寬泛得多,一般是以“有文字材料作佐證的詞的本來意義”作詞的本義。 一、詞的本義 漢字在初造時,字形與它當時所記錄的詞的意義總有一些聯繫,因而詞的本義就不同程度地寄寓在記錄它的字形結構中。分析漢字的形體結構是辨明詞的本義的最基本方法。 根據文字形體探尋本義的最主要參考材料是《說文解字》。 【目】 眼睛。 【州】 水中陆地。 【休】 人靠在樹邊,表示休息義。 【莫】 太陽落在草叢中,表示日暮,傍晚。 【取】 (捕獲到野獸或戰俘時)割下左耳。《左傳·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敵也,雖及胡耉,獲則取之,何有於二毛?” 【身】 身孕。《詩經·大雅·大明》:“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益】 水从器中漫出,水涨。《吕氏春秋·察今》:“ 澭水暴益。” 【即】 就食。《周易·鼎卦》:“鼐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 【既】 食盡。《春秋·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追】 【逐】 甲骨文中,凡說追逐敵人,用“追”,如“追羌、追龍”等;凡說追逐獵物,用“逐”,如“逐豕、逐鹿”等。 在甲骨文中常用來表示“師眾”之“師”。 但並不是所有的詞都能根據字形確定本義。因爲文字有假借,假借字借一個意義無關的詞的字形來表示,就無法利用字形來探求本義。 【我】 字形是一種刃口呈鋸齒狀的戈類兵器,用它來記錄第一人稱代詞只因語音相同。第一人稱代詞“我”與記錄它的字形之間沒有意義上的聯繫。 有的字是以具體的形象反映抽象的概念,這個抽象的概念就是本義。 【高】 《說文》:“象臺觀高之形。”“高低”的“高”這個抽象概念,肯定在人類能建造臺榭之前就存在。“臺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