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布鲁氏菌病及其防治创新
布鲁氏菌病及其防治 狼城岗镇卫生院 马彦朋 2014年6月5日 第一章 概述一、布鲁氏菌病发展简史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 以下简称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将布病列为二类疫病。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人兽共患病之一。 二、布病流行现状 布病的主要储存宿主是患病的羊、牛、猪等家畜,因此,其地理分布与家畜密切相关,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报告有人、畜布病疫情的约有170个。 三、布病造成的损失 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因此其造成的危害是双重的。以羊为主要传染源的国家和地区,人的感染发病情况较为严重;以牛为主要传染源的国家和地区,则对畜牧业危害较重,而人的发病相对较轻。 人感染布病后非常痛苦、疼痛难忍,布鲁氏菌可侵犯全身的各个脏器,造成器质性病变或功能障碍,由于布病反复发作,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第二章 布鲁氏菌病病原学 1887-1966年Bruce等人先后发现了布鲁氏菌属的羊种、牛种、猪种、绵羊副睾种、沙林鼠种和犬种菌。 该菌在环境中生存力较强,对低温和干燥都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土壤、水、粪、尿、畜舍、皮毛中可生存数天~4、5个月,在鲜牛乳中甚至长达18个月。布氏菌对热、各种常用消毒剂、紫外线和各种射线都很敏感,对各种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第三章 流行病学一、贮存宿主及传染源 已知有六十多种动物(家畜、家禽、野生动物、驯化动物)可以作为布鲁氏菌的贮存宿主。然而,布病往往先在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㈠各种饲养动物:羊(山、绵羊)、牛、猪既是动物布病也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在流行病学上最为重要。 ㈡野生动物:野羊、野牛、野猪、斑马、野兔、狼、狐狸、野鼠等均可感染布氏菌。 ㈢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就人类布病而言,因动物传染发病是多见的、固有的,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罕见的。在我国经对大量布病病例的调查分析,未发现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通过患者而传染引起的病例,以及患者家庭和医院内交叉感染的病例。因此,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二、传播途径 ㈠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布氏菌可以通过粘膜、眼结膜及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某些毒力强的羊种布氏菌可以通过微小伤痕或完整皮肤侵入人体。通过此途径感染的常见于与病畜密切接触的畜牧兽医、饲养放牧人员、布病专业工作者以及畜产品加工企业的职业人群等。因此,我国及有些国家或地区将布病定为职业病。 ㈡经消化道传播:布氏菌通过人们进食和饮水,经口腔、食管粘膜进入机体。如饮用被污染的水源,食用患布病动物的乳、肉或其他被污染的食品,特别是生食或未煮透食用、污染的手拿吃食物。 ㈢经呼吸道传播:吸入被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毛屑是招致布病的又一重要途径。常见于皮毛加工企业和布病实验研究过程中。 传播因子—流产物 布氏菌侵犯母畜后,多寄生于生殖系统,引起胎盘炎症和流产。流产胎儿、胎膜、羊水和胎盘含有大量的布氏菌,有人把布病性流产胎儿非常形象地说成是“装满细菌的口袋”,人接触这些东西可造成感染。同时流产物污染饲草、草原及水源,又可造成畜间的感染。所以说它是主要传播因子。 传播因子—乳汁 因布氏菌常在家畜乳腺中繁殖形成乳腺炎,乳汁中含菌。布氏菌随病畜乳排出体外或健康牛、羊乳在生产过程中又被布氏菌污染。 传播因子—肉、内脏 布病畜的肉中不但有布氏菌,而且可在生肉中存活4个月,在腌肉和冻肉中可存活15~45天。猪、牛、羊感染发病后,4—26个月,有的内脏仍可检出布氏菌。因此厨师、售货员,在切割、清洗制作过程中如不注意保护,易被感染。 传播因子—皮毛 布病疫区生产的羊毛、羊皮容易沾染布氏菌,尤其是新剪下的羊毛和流产羔皮,死羔皮危险性更大。布氏菌在一般条件下能在皮毛上存活2~8个月。 传播因子—水 布病动物的排泄物(粪、尿)和分泌物,可以直接或借着蹄爪而污染水源(湖、河)。也可因雨水冲刷或大风扬起的尘土污染邻近地区的水源。实验表明,布氏菌在河水和自来水中可活20~60天。 传播因子—土壤、尘埃 病畜的排泄物(粪、尿)污染土壤,随着牲畜的活动,扬起尘埃,传播布病。 三.人群易感性和抵抗力 不分年龄、性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