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销售行业专题税收分析报告2014.doc

汽车销售行业专题税收分析报告2014.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销售行业专题税收分析报告2014

甘州区乘用车销售行业税收分析报告 近年来,我区乘用车销售行业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势头,乘用车经销户在不断地增加,投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但从乘用车行业税收收入来看,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近年的情况看,新注册的乘用车经销企业增长较快,仅2014年1-10月新增近20家。从企业的财务情况反映,大多企业毛利率、税负低,亏损普遍。但从市场反映来看,一方面多数企业经营亏损,而另一方面新办企业仍在增加。通过对本辖区内企业的税负测算,发现汽车经销行业存在“高抵扣、低增值、低税负”的特点。 乘用车销售基础数据 我们先通过一组数据,对近年来乘用车行业销售收入及税负情况进行一些分析。 (一)乘用车销售企业户数变化统计表: 2011 2012 2013 2014 户数 28 41 53 71 增加数 12 12 18 增长率 29 22 25 (二)销售情况分析 下面是我区6户乘用车销售企业2011年至2014年6月份销售情况统计表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1-6月 销售量 销售额 销售量 销售额 销售量 销售额 销售量 销售额 A 283410301103 B 425398380198 C 614817819371 D 613743601152 E 346638665300 F 24836931144 5831275 合计 4540 218214329 5387 301836512 5090 281841307 1168 108283603 (三)税收收入及税负分析统计表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1-6月 税额 税负 税额 税负 税额 税负 税额 税负 A 269646 0.46 418503 0.50 816685 1.02 244236 0.76 B 488432 0.92 347937 0.75 225039 0.58 117770 0.71 C 37909 0.12 55084 0.13 71381 0.16 33637 0.16 D 114390 0.36 211827 0.45 226428 0.49 47883 0.35 E 79450 0.38 70015 0.17 113496 0.30 29944 0.16 F 100248 0.48 227089 0.57 119316 0.36 24944 0.43 合计 1090075 0.50 1330455 0.44 1572345 0.56 498414 0.46 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不同企业税负存在较大差距。从税负看,企业平均税负在0.5%左右,最低的税负在0.12%,高的可达1.02%,企业的税负相差悬殊,一方面有客观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 乘用车销售行业税收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税收政策存在漏洞。有的经销公司为了完成厂家规定的销售计划,提前将货款打入厂家,取得进项发票,而不提车。按政策规定,应该予以抵扣,但又与事实不符。这就导致人为的增加当期进项税额,减少了本期应纳税款的实现。 2、信息资源不能共享。首先在税务机关内部,有关数据信息还不能完全共享,数据资料传递不畅,导致在管理上不能形成合力,在机制上不能产生动力。如在日常管理中整车的最低控税价格税收管理员查不到,只有负责车购税征收的人员才能实时查询,且系统内的数据更新不及时,跟不上市场汽车价格的数据变化,导致税收管理员不能及时发现车辆少开票的情况,不能及时进行补缴增值税和所得税。其次是税务、工商、车管所、银行、保险信息不能实现共享,很多数据资料很难掌握,单靠税务部门一家单打独斗,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三是与车购税“一条龙”管理还没有完全结合,有些信息还没有综合运用到流转税、所得税管理上。 3、销售收入做了“技术处理”。有的企业将实际收取的货款与机动车发票上的差额,长期挂在“应付账款”上不结转收入,有意推迟销售时间,影响当期税收。有的企业收取的随车配送汽车内饰等价外费用,不记收入,直接冲减有关费用,不作视同销售处理。 4、少开发票金额、价外费用不入账。无正当理由低于成本价销售整车。由于汽车销售对象的特殊性,经销企业不开发票进行偷税的可能性极小,但存在少开发票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