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脑脊液检验.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脑脊液检验 ?   脑脊液(CSF)是存在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70%来自脑室脉络丛主动分泌和超滤所形成的液体,30%由大脑和脊髓细胞间隙所产生。生理情况下,正常成人脑脊液总量为120~180ml(平均150ml)。脑脊液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①缓冲、减轻或消除外力对脑组织和脊髓的损伤。②调节颅内压。③供给中枢神经系统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产物。④调节神经系统碱贮量,维持脑脊液pH在7.31~7.34。⑤转运生物胺类物质,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处理   本节考点:   (1)脑脊液检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标本采集与处理   (一)脑脊液检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脑脊液检验需要进行腰椎穿刺采集标本,必要时行小脑延髓池和脑室穿刺。脑脊液穿刺的时机与疾病有关,化脓性脑膜炎于发病后1~2d、病毒性脑膜炎于发病后3~5d、结核性脑膜炎于发病后1~3周、疱疹性脑膜炎于流行性感冒前驱症状期开始后5~7d穿刺采集标本。由于脑脊液标本采集有一定的创伤性,因此,临床应用中必须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脑脊液检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见表1-12-1。 表1-12-1 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禁忌证 有脑膜刺激征者 颅内高压者(易诱发脑疝) 可疑颅内出血者、脑膜白血病和肿瘤颅内转移者 颅后窝占位性病变者 原因不明的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者 处于休克、全身衰竭状态者 脱髓鞘疾病者 穿刺局部有化脓性感染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椎管内给药治疗、麻醉和椎管造影者      (二)标本采集与处理   腰椎穿刺成功后立即测定脑脊液压力,然后留取脑脊液标本于3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2ml。第一管做病原生物学检验,第二管做化学和免疫学检验,第三管做理学和细胞学检验。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并于1h内检验完毕。因标本放置过久,可造成细胞破坏、葡萄糖等物质分解、细菌溶解等,影响检验结果。脑脊液标本应尽量避免凝固和混入血液。若混入血液应注明,进行细胞计数时应做校正。 第二节 理学检查   本节考点:   (1)颜色   (2)透明度   (3)凝固性   (4)比密   (一)颜色   肉眼观察脑脊液颜色变化,分别以无色、乳白色、红色、棕色或黑色、绿色等描述。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新生儿胆红素较多可呈黄色。当中枢神经系统有炎症、损伤、肿瘤或梗阻时,破坏了血-脑脊液屏障,使脑脊液成分发生改变,而导致其颜色发生变化。脑脊液的颜色变化及其常见的原因见表1-12-2;脑脊液新鲜出血与陈旧性出血的鉴别见表1-12-3;脑脊液呈黄色称为黄变症,其原因及临床意义见表1-12-4。 表1-12-2 脑脊液常见的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 颜色 原因 临床意义 无色   正常脑脊液、病毒性脑炎、轻型结核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神经梅毒 红色 出血 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 黄色 黄变症 陈旧出血、黄疸、淤滞和梗阻、黄色素、胡萝卜素、黑色素、脂色素增高 白色 白细胞增高 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绿色 脓性分泌物增多 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急性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 褐色 色素增多 脑膜黑色素肉瘤、黑色素瘤 表1-12-3 脑脊液新鲜性出血与陈旧性出血的鉴别, 项目 新鲜性出血 陈旧性出血 外观 浑浊 清晰、透明 易凝性 易凝 不易凝 离心后上清液 无色、透明 红色、黄褐色或柠檬色 红细胞形态 无变化 皱缩 上清液OB试验 多为阴性 阳性 白细胞 不增高 继发性或反应性增高 表1-12-4 脑脊液黄变症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黄变症 原因 临床意义 出血性 红细胞破坏,胆红素增加 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 黄疸性 胆红素增高 黄疸性肝炎、肝硬化、钩端螺旋体病、胆管梗阻、新生儿溶血症 淤滞性 红细胞渗出,胆红素增高 颅内静脉、脑脊液淤滞 梗阻性 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 髓外肿瘤等所致的椎管梗阻   (二)透明度   肉眼观察脑脊液透明度变化,分别以“清晰透明”、“微浑”、“浑浊”等描述。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脑脊液的透明度与其所含的细胞数量和细菌多少有关,当脑脊液白细胞超过300×106/L时,可呈浑浊;脑脊液中蛋白质明显增高或含有大量细菌、真菌时,也可使脑脊液浑浊。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可呈毛玻璃样的浑浊,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呈脓性或块样浑浊,穿刺损伤性脑脊液可呈轻微的红色浑浊。   (三)凝固性   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内呈块状凝固;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

文档评论(0)

0ey1aiw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