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内经》脉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刍议《内经》脉象

中医文献杂志 ·经典与临床· 刍议《内经》脉象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医院(山东,255100)王洪忠刘艳琪 摘要:本文对《内经》中脉象作了系统的梳理,根据所含有的脉象要素以及描述的方法分为:单脉、复脉、至如脉, 单脉即所含有的脉象要素较为单一,复脉合有多种的脉象要素,至如脉则为古人取类比象的方法对脉象的形象描 述。由于《内经》成书久远,古今语义差别较大,作者结合临床经验对其中部分脉象进行了释义。可见三种脉象由简 入繁,形象地对脉位、脉管(长、宽、壁)、血流、波幅作出了诠释。对于诊断病人的平、病、色三种状态有较大的帮助, 认真学好《内经》中的经典脉象,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有助于拓宽知识面。有助于临床水平提高。 关键词:单脉复脉至如脉《内经》脉象 《内经》是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典籍,其中关 之,往来短日短。”二者不仅表现在脉管的长度上, 于脉学方面的论述是非常丰富的。但是由于成书 更含有根据脉的来去之势测定脉的长短。 年代久远,文字古奥,其关于脉象的描述,有的已渐 2.营、石与毛、浮 失本义。本人把《内经》中描述脉象的条文系统分 《玉机真藏论》载:“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 类后,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从体状态势对其作出 物之所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日营。”《素问》 梳理,冀望对临床实践技能的提高有所裨益。 言冬脉为石,喻脉沉实之义。冬令阳气下潜,万物敛 藏,脉也应之沉降,此时切脉,则重按乃得且柔软有 单脉 胃气。故“营”、“石”所指脉象义圆润沉实感。 《内经》中有如下脉象描写脉的体状和态势: 《平人气象论》载:“秋胃微毛日平。”《玉机真藏 浮、沉、虚、实、滑、涩、长、短、大、小、洪、紧、缓、弦、 论》:“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 软、细、微、弱、散、动、毛、钩、营、石、盛、躁、喘、急、 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日浮。”指脉象轻 坚、搏、疾、徐、横、粗、瘦、骛暴、参伍不调等。以上 虚而浮有如毛羽,故又日“毛”,“来急去散”,是轻取 脉象描述较为单纯,只含有一种要素,是对位、数、 则有,稍按则力减。由此可见“毛”、“浮”实为一 形、势的分别描述,本人把它定义为单脉:有些脉象 理。毛浮脉位较前,或脉不能沉,营石脉位多沉,或 后世已经逐渐废弃不用,现结合自己的临床心得对 脉不能浮。 部分脉象释义如下。 3.紧、散 1.长、短 《平人气象论》载:“盛而紧日胀。”王冰注日: 《平人气象论》载:“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 “寒气否满,故脉盛紧也。”可见紧脉其体状如同以 之脉中手短者,日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日足胫 手触于缠绕的丝绳上,因丝绳绷直而呈紧束绷急的 痛。”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认为“过于本位脉名 状态。 长,两头缩缩名为短”。《察病指南》指出:“指下寻 《玉机真藏论》载:“秋脉者肺也,……故其气 一37— 万方数据 2013年第2期 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日浮,反此者病。”清·张 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 璐《诊宗三昧》载:“散脉者举之浮散,按之则无,去 风也。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