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关于红色传承幸福之家
一个关于红色传承幸福之家 在革命圣地井冈山,有一位满头银丝、精神矍铄的耄耋老人,他48年如一日,义务宣讲井冈山精神,每年讲课300多场。在旅游旺季,常常每天宣讲两三场,最多时一天讲过6场。最少时听众只有一人,多时达上万人,听众累计达150多万人次。他,就是被誉为“井冈精神第一宣传员”的离休干部――毛秉华
毛秉华家住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茨坪镇黄竹坳路,家中有7口人,妻子熊瑛为井冈山副食品公司退休职工,女儿熊妮为井冈山国税局退休职工,儿子熊敏在江西省党史办研究室工作,儿媳妇蔡玲玲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工作
毛秉华出生于革命家庭,父亲是苏区干部,哥哥是革命烈士。正是这样的家庭背景让毛秉华从小就受到了革命的教育和熏陶,使他从骨子里热爱着井冈山革命历史。1968年,毛秉华调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从那时起,他便踏上了宣传井冈山精神之路。在48年的时间里,他将自己对井冈山精神的感悟和一些鲜为人知的红军故事告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用真诚朴实的言语诠释井冈山斗争史和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一位来自南昌陆军学院的教官深有感触地说:“我听了毛老十堂报告,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
毛秉华的义务宣讲,一讲就是48年,从黑发满头讲到银发稀疏,从老区讲到首都和特区,从部队讲到校园和企业,毛秉华从不言倦,认识他的人都称他为井冈山的“形象大使”。他先后受到胡锦涛、习近平、李源潮等中央领导接见,并荣获全国“老有所为”奖、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奖、中国教育艺术研究会“铸魂奖杯”、国防大学“优秀导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等。常常有人劝他:“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该享受天伦之乐,何必这么辛苦自己。”毛秉华总是很坚定地说:“虽然我已年过八十,但为了将井冈山精神继续弘扬光大,仍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都说“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毛秉华夫妇便是如此。为了支持丈夫宣讲,熊瑛一人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务和照顾老人孩子的重任。早些年,为了广泛收集井冈山斗争史料,毛秉华常常自掏腰包独自一人跑到湘赣两省边界各县的农村做社会调查,还到北京、广州、赣南、闽西、长沙等地拜访老红军及其亲属,收集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熊瑛不仅从不阻拦毛秉华,还非常支持他,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毛秉华操心家里的事。毛秉华在家更多的时候都是伏案写作,熊瑛则会陪在毛秉华身边,夏天为他驱赶蚊虫,冬天为他加炭取暖,经常一陪就是通宵。在妻子的支持和陪伴下,毛秉华先后主编发行了《井冈山革命故事选》《井冈山人物》《天下第一山》《井冈山题解》等著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尤其是《天下第一山》一书,再版20次,发行20多万册
近些年,毛秉华夫妇又把精力倾注到了青少年教育问题上,尽管年事已高,但二老仍然四处奔波为青少年的教育等措资金。他们先后为井冈山的12所中小学等资120多万元,解决了学校的危房改造、校舍扩建、道路不通和饮水安全等问题,并等款600多万元帮助300多位家庭贫困的大、中、小学生继续上学。为了丰富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食粮,他与吉安市关工委配合,将整理出版的《井冈山市革命故事选》无偿赠送给全市中小学校及有关单位,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更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夫妻俩从来都态度一致,那就是,“踏实做人、勤恳学习、回报社会,既要做一个普通的人,更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儿子熊敏在插队期间,毛秉华夫妻教育儿子要努力劳动,好好向农民学习,后来在江西省党史研究办工作期间,熊敏因工作表现突出,2010年荣获全国党史“双先”称号,受到胡锦涛等党中央领导的接见。熊敏撰写的剧本《共和国之魂》还荣获全国“五一”工程奖。女儿熊妮工作期间连续三年荣获吉安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孙子在小学期间就获得了联合国奖状,后来留学英国读研,孙女也留学澳大利亚,毕业后回国自主创业创办了电脑公司。看到后辈都这么有出息,虽然二老心里满是欣喜,但是夫妻俩从不在外人面前炫耀。在子女面前,夫妻俩也总是反复絮叨同样几句话,“不要忘记是祖国和人民培养的你??,要瞳得回报社会,做个有用的人…”每当被人问及如何教育子女,毛秉华只有一句话:“父母要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在毛秉华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之下,熊敏熊妮都特别有孝心,不管工作多忙,每个月都要回井冈山看望父母,一有空就接二老去南昌小住一段时间。孙辈在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影响下,也非常懂得孝老爱亲、尊师重道,留学期间总是不忘打电话给爷爷奶奶,还教会了爷爷奶奶用视频电话,而且每次回国都要带上礼物去看望二老。在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庭里,尊敬、友爱、扶持从不缺失,这是红土地上最普通却又最不平凡的幸福之家。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