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篇 医学节肢动物 病原生物学与检验教研室 宾羽琳 学习目标 掌握: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和对人类的危害 熟悉:常见医学节肢动物的传播疾病的方式及所传播的病原体 了解: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生活史和其他特征 第十六章 概 述 医学节肢动物:指通过骚扰、刺螫、吸血、毒害、寄生、传播病原体等方式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 一、形态与分类 形态特征:躯体分节,雌雄异体;体表骨骼化(甲壳质+醌单宁蛋白);循环系统开放;发育史多经历程蜕皮和变态 分类 昆虫纲:成虫有足3对, 蚊蝇蚤虱等 蛛形纲:成虫有足4对, 蜱螨蝎等 甲壳纲:成虫有足5对, 虾蟹等 唇足纲:多体节,每体节有足1对,蜈蚣等 倍足纲:多体节,每体节有足2对,马陆等 二、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危害 1. 直接危害 ⑴骚扰和吸血 ⑵螯刺和毒害 ⑶过敏反应 ⑷寄生损害 2. 间接危害—传播疾病, 是主要危害 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传播媒介 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虫媒病。 传播方式有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 类 别 病 名 病原体 传播媒介 病毒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日本脑炎病毒 三带喙库蚊 登革热 登革热病毒 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病毒 全沟硬蜱 新疆出血热 新疆出血热病毒 亚东璃眼蜱 流行性出血热 汉坦病毒 革螨 立克次 体病 流行性斑疹伤寒 普氏立克次体 人虱 鼠型斑疹伤寒 莫氏立克次体 印鼠客蚤 恙虫病 恙虫立克次体 地里纤恙螨、红纤恙螨 Q热 贝氏立克次体 蜱 细菌病 鼠疫 鼠疫杆菌 印鼠客蚤、方形黄鼠蚤、长须山蚤 野兔热 土拉伦斯菌 蜱、革螨 螺旋体病 虱媒回归热 俄拜氏疏螺旋体 人虱 蜱媒回归热 波斯疏螺旋体 钝缘蜱 莱姆病 伯氏包柔疏螺旋体 全沟硬蜱 原虫病 疟疾 疟原虫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 黑热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 中华白蛉 蠕虫病 马来丝虫病 马来布鲁线虫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班氏丝虫病 班氏吴策线虫 致倦库蚊、淡色库蚊 第十七章 昆虫纲 【蚊】 体灰色 翅黑白花斑 体棕黄色 翅无斑 体黑色,间有 白纹,翅无斑 按蚊 伊蚊 库蚊 【蚤】 其中钻潜蚤对人畜危害最严重 寄生人和家畜的皮下,尤其是柔嫩的皮肤(如手、胳膊、踝、足、脚趾、肛门、会阴、外 生殖器等) 红斑状丘疹 中间有一黑点 脓疱疹 直接危害: 寄生部位红肿\丘疹\炎症等 伴有剧痛和瘙痒 间接危害:传播疾病 鼠疫(病原体是鼠疫耶尔森菌) 地方性斑疹伤寒(病原是莫氏立克次体) 感染方式:经皮肤接触有雌性成虫的土壤 诊断与治疗:用消毒针挑取或手术刀切开患者皮肤表面的丘疹部分的黑色肿块,肿块内查见虫体可确诊 寄生于人体的虱有两种 人虱 耻阴虱:寄生于阴毛、肛周毛等 【虱】 头虱:寄生于人体发根 体虱:寄生于人体贴身衣物 人体虱 耻阴虱 虱卵 食性: 嗜吸人血,边吸边排。 对温、湿度极为敏感 最适宜温、湿度为37℃,76% 特殊情况下才会离开人体(发烧、大汗淋漓、或死亡等),去寻找新的宿主。 感染方式: 人虱:主要通过直接/间接接触传染 阴虱:通常由性接触传播 1. 叮刺吸血、被叮咬处发生变态反应。 2. 传播疾病 ⑴流行性斑疹伤寒(病原体为普氏立克次体) ⑵战壕热(病原体为五日立克次体) ⑶回归热(病原体为回归热螺旋体) 危害 【蠕形螨】 是一种小型永久性寄生螨 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两种 毛囊蠕形螨(最常见) 皮脂蠕形螨 寄生部位:毛囊和皮脂腺发达处,以颜面部为主 感染方式:直接、间接接触 第十八章 蛛形纲 皮脂蠕形螨 毛囊蠕形螨 临床表现 毛囊炎、皮脂腺炎 痤疮、疖肿、酒渣鼻 脱发症、外耳道瘙痒等 实验室诊断 挤压刮拭法: 此法简便 快速,适用于现场诊断 透明胶纸法:此法安全 无痛苦,检出率约90% 酒糟鼻 青春痘、座疮 【疥螨】 寄生人体的称为人疥螨(俗称疥虫) 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表皮层内 引起的人兽共患皮肤传染病—疥疮 感染方式:直接/间接接触 寄生部位:皮肤的表皮角质层(多在于指/趾间、肘窝、腹股沟等皮肤嫩薄皱褶处) 致病机制:成虫在皮下 挖掘隧道(最长10~15mm) ,造成机械损伤;分泌物 和死亡虫体等引起超敏 反应 临床症状 感染初期红色丘疹、水泡及遂道等 皮肤剧烈瘙痒,夜间更甚 抓破皮肤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脓疱疮、毛囊炎、疖肿等 诊断 用消毒针挑破隧道尽端表皮,取出疥螨镜检。 用消毒的矿物油涂于患部, 用刀片刮取患处皮肤, 取刮出物镜检 用解剖镜直接观察皮损部位,可快速诊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