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735例女性下生殖道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论文.docVIP

2 735例女性下生殖道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735例女性下生殖道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论文.doc

  2 735例女性下生殖道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论文 童郁,邵展,许锴,张德亭 【摘要】 目的 :了解女性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分布及特点。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分型技术对2008年1-12月间在温州医学院温州市第三临床学院妇产科就诊的2 735例女性进行生殖道21种HPV检测并分型。结果:HPV总感染率为38.7%(1 059/2 735),21种HPV亚型(除HPV43型外)均有检出,其中单一型感染率为22.8%(623/2735),混合型感染率为15.9%(436/2 735);HPV高危型感染率为31.3%(857/2 735),HPV低危型感染率为8.9%(244/2 735)。在1 059例HPV DNA阳性感染者中检出率较高的HPV高危型有HPV16型(占17.7%).freelin速度离心5 min,弃上清,保留管底沉淀物,加入50μL裂解液悬浮沉淀,100 ℃加热10 min,以14 000 r/min速度离心10 min,取上清液按DNA提取试剂盒步骤操作。 1.2.2 PCR扩增:取PCR反应管1支,在管壁上做好标记,分别加入已提取的待测样品DNA 1μL,反应总体系25μL,每次实验必须设置一个阴性对照及阳性对照,处理方法同标本。PCR反应条件为20℃ 10 min,95 ℃ 9 min,尔后循环40次(95 ℃,20 s;55 ℃,30 s;72 ℃,30 s);72 ℃延伸5 min。 1.2.3 杂交及显色:将PCR产物20μL在95 ℃加热5 min,然后冰水浴至少2 min;让杂交仪预热45 ℃,在杂交孔内放好膜芯片,用1 mL杂交液预处理分子膜;将产物20μL加入杂交液(45 ℃)混匀。加在分子膜上温育10 min,排泵,杂交液冲洗膜3次,设定温度25 ℃,用0.5 mL的封阻液封闭5 min,排泵,加入0.5 mL酶标液,温育4 min;设置温度36 ℃,用溶液a洗膜4次,加入0.5 mL NBT/BCIP显色液3 min,用溶液b洗膜4次,观察结果。当对照膜条PC点出现BIOTIN点和IC 点蓝色斑点时提示PCR、杂交、显色等各个环节操作正常,此时结果真实有效。 2 结果 2.1 HPV感染的型别分布 在2 735例样本中检出HPV DNA阳性病例1 059例,阳性检出率为38.7%,检出高危基因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68型)857例,阳性率为31.3%;检出低危型(HPV6/11/42/43/44型)244例,阳性率为8.9%;检出常见亚性(HPV53/66/cp804)177例,阳性率为6.5%。HPV各亚型检出情况见表1。在1 059例HPVDNA阳性感染者中检出率较高的HPV高危型有HPV16型,HPV52型,HPV58型,低危型HPV6型,HPV11型。其中检测过程中发现有多重型感染患者,在检出类型中单一型感染率为22.8%(623/2 735),混合型感染率为15.9%(436/2 735),最多出现达6种型别混合感染,见表2。 2.2 HPV感染的年龄分布 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见表3。HPV感染率在30~40岁年龄段达高峰,50岁后就明显下降,感染人群高峰年龄出现晚,但下降比较快。用SPPS10.0软件列联表资料分析,x2=18.23,P 0.01,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世界范围内1/5的肿瘤与感染因子有关,其中子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关联最为密切。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发生子宫颈癌的必要条件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目前,子宫颈癌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正逐步向预防、检测和控制HPV感染的方向发展。通过大规模人群中HPV感染情况的调查,可以了解以HPV检查为基础的筛查方法在中国女性子宫颈癌预防中的作用,并为HPV疫苗的研制开发提供依据。 性生活是HPV感染的常见传播途径,感染者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易被人们忽视。据调查,宫颈癌是目前妇女致死的第二大病因,而HPV高危亚型持续感染又是导致宫颈癌变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年龄是宫颈癌和HPV感染的相关因素。本研究显示:HPV感染率在30~40岁年龄段达高峰,50岁后就明显下降,感染人群高峰年龄出现晚,但下降比较快。30岁后5%~10%的人为高危HPV感染持续状态,有更高的风险患上宫颈癌,从HPV感染到子宫颈癌前病变再到宫颈癌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而子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可以预防且治愈率高。筛查是现阶段控制和预防子宫颈癌的主要手段,在此时间内,只要定期进行高危型HPV的检查,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妇女死于宫颈癌的几率。 我们利用杂交技术1-2检测2 735例样本中HPV DNA,检出阳性病例1 05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