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活在矛盾与荒诞中的摄影艺术家.doc
生活在矛盾与荒诞中的摄影艺术家
摘要:今日,每提及到艺术家这一名词,路人投射过来的眼神多半是不屑。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双年展满天飞,杂七杂八的个展与联展更是五花八门。不管是哗众取宠也好,视野独特也罢,展览人习惯以生僻字做广告宣传,诸如“月经”“初潮”……吸引人眼球的敏感词汇应有尽有,各种“创新”本领层出不穷,当今的中国果真进入到新的文艺复兴,还是以艺术取悦娱乐大众?
关键词:矛盾;理性思考;摄影;喻晓风
这是一个“一夜成名”的时代,艺术在数码信息高度发达与普及之下,一切已不是那样遥远。艺术家或各类家们为了达到“目标”,绞尽脑汁制造出千奇百怪自以为不同凡响作品,或拿毛泽东头像调侃,要么拿孔子开涮。殊不知这样的跟风形式已经变得庸俗有伤社会风气,成为视觉文化的重要污染源,泛滥的视觉符号没有抓住问题本身,附庸风雅的故作深沉让人见而远之。
对于已经在国内大型展览中崛起的80后艺术家,他们在文化经验积淀上还显得底根有些薄,但是受到社会功利主义的影响,迫切成名的欲望又如此强烈。索性“剑走偏锋”,这也许会成为目标提前幸临的可能。例如他们总是会“制造”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端来,以证明自己的作品最独特,具有收藏价值。很多时候,他们脱离生活,盲目去追求假、大、空的表现形式感,对生活缺乏独立之思考,甚至表现出不屑一顾,这往往是导致他们作品表现出浮躁的重要原因。转型时期的中国,正是处于一个社会思想与概念剧烈演变的时期,种种社会的,生活的与个人的矛盾纠缠不清,而作为艺术家的喻晓风①,他对生活与社会显现出对问题意识的理性思考。
一、简单的摄影器材,明了的表现主题
在谈到摄影艺术家时,我们脑海中总是逃脱不了一种概念性思维:即挂着一部索尼、康佳或者佳能的专业单反数码相机,追求高像素长焦广角……或者传统胶片单反就更酷了,再配备长短不一,动辄上万大洋的“炮筒”,那感觉绝对是大腕级摄影师。在外形上刻意留有一撮小胡子,或长长披肩发式,头戴一顶鸭舌帽……这就是摄影师,这样的定式思维多少有些可笑。被誉为四川美术学院美大叔的喻晓风,全然与大众想象不同。当了解到他所拍摄的作品竟然是来自一部小小的数码卡片相机时,整个教室同学情绪有些激动,惊讶、不屑、怀疑……
当他举起手,向在座的全教室同学炫耀他那银白色小数码相机时,多数同学都顿时变得目瞪口呆。当然,在通过幻灯片浏览他作品时,所看到的图片就很“不起眼”,甚至怀疑这些作品到底是不是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是不是一位屡次参加国际与国家各类摄影展中获奖的艺术家所作,所为?对于“作品”意义的赋予,是他的另一套标准,还是我们定位思维中已有标准?这样普通的图片,相信只要拥有一部普通数码相机的人都可轻而易举的拍到,在以读图视觉文化理论专业的同学们看来,这样的图片确实很糟糕。难道这是艺术家“标新立异”追求“个性”的表现,是“故弄玄虚”,或者是大众艺术修养没有达到摄影欣赏的境界?莫非是“观念艺术”?还是“皇帝的新装”?
喻晓风所用的数码相机很普通,其成像像素不过800万像素,变焦与防抖功能更好不到哪儿。而用喻晓风自己的话来总结其相机优点,那便是“方便”“携带灵活”。没有单反的笨重自然会轻松许多,可是同样也有卡片相机致命的弱点,功能不齐全,表现效果差,当前国内参展摄影作品中,用修图软件大幅度调整的比比皆是。而当我们采访喻晓风时,他的答复是“我从来不用PS(photoshop图片编辑软件)”但后来他又不得不补充,有些图片还是在后期运用了该软件进行了光线的适当调整。尽管这样,呈现给大众最终结果,仍旧是一张很普通的相片。在采访中,有同学发现其作品几乎都没有命名,一件作品应该都有一个好的命名,好的命名可以使观看者明了作者的创作思想或意图轨迹。但问及喻晓风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时,他回答:视觉艺术作品本身具有很宽泛的含义,我不想用自己的一个命题限制了观众的想象思维,也无法给自己的作品命名。对主题的模糊不确定,这样的回答显然与他采访的后期回答是矛盾的。(因为他的每一张作品都是经过深度思想策划的,而非随心所欲所为。)
从摄影作品看来,其创作题材与实物都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没有过多华丽炫眼的场景,没有惊心动魄的决定性瞬间,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镜头抓拍,有的只是他生活圈子里以及周围的一些小不起眼的小事物。例如他某天想看电视时,看见墙角几架上有一个电源插线板,于是他拍下来;把电视机电源插好,准备看电视屏幕时,发现以前的小尺寸彩电与新买的等离子宽屏对比得很有意思,他若有所思地拍下;盯着屏幕看到眼睛疲惫时,想借香烟提提神,烟灰快掉地面想往烟灰缸弹灰时,看见那玻璃灰缸里的烟头与烟灰别有一番意思于是也拍下。躺在沙发上的喻晓风伸伸懒腰,扭扭脖子,当仰头看见天花板静止的吊扇时,他也拍下。那在别人看来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的吊扇,而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