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S-Ⅱ长棒固定治疗胸腰椎跳跃式骨折.docVIP

GSS-Ⅱ长棒固定治疗胸腰椎跳跃式骨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SS-Ⅱ长棒固定治疗胸腰椎跳跃式骨折.doc

  GSS?Ⅱ长棒固定治疗胸腰椎跳跃式骨折 许兴柏,朱裕成,杨春,马军,高先亭,朱艾祥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腰椎跳跃式骨折损伤机制和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采用GSS?Ⅱ长棒复位固定+植骨治疗15例胸腰椎跳跃式骨折,并对其损伤机制,内固定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14.6个月,复位后椎体高度无丢失,无后凸畸形,按Frankel分级,脊髓功能恢复情况:A级1例无变化,B级2例各1例,进步到C级和D级;C级4例1例进步到D级,3例恢复正常。结论 胸腰椎跳跃式骨折伤情复杂,合并伤重,GSS?Ⅱ长棒复位固定能有效重建脊椎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方法简单可靠,固定牢固。 【关键词】 跳跃式;胸腰椎骨折;损伤机制;GSS?Ⅱ   Treatment of Noncontiguous Thoracolumbar Fracture ?Ⅱ Fixator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noncontiguous thoracolumbar fracture and its operating methods.Method 15 cases of noncontiguous thoracolumbar fracture ?Ⅱ(GSS?Ⅱ),and atic mechanism and choice of operating method onths averaged.The height of injured vertebra bar fracture are treated erits of simple method and firmly fixation.   Key bar fracture.Injured mechanism,General spinal system?Ⅱ   脊柱跳跃式骨折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邻的椎体或其附件同时发生骨折,多发生于下胸椎及腰椎,损伤机制为高能量。暴力沿脊柱纵轴传导及多暴力同时或重复作用于脊柱所致,易发生漏诊或延迟诊治,治疗方法争议较多,我院自199年8月至2004年10月采用江苏武进器械三厂生产的GSS?Ⅱ型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选择性椎管减压+植骨治疗胸腰椎跳跃式骨折15例,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19~60 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9例,交通事故伤6例,损伤跳跃节段:损伤间隔一个正常椎体10例,间隔两个正常椎体5例。脊髓损伤情况(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4例,D级3例,E级5例。合并休克1例,跟骨及四肢骨折4例,颅脑损伤2例,骨盆骨折1例,伤后就诊时间:2 h~8 d。   1.2 手术方法 积极处理合并伤,伤情平稳后,于3~7 d内施行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俯卧位,后正中切口,常规显露伤椎上一节段椎体至伤椎下一节段椎体范围棘突、椎板,胸椎,采用Roy?camille法,腰椎采用RI检查椎管内骨块占位和脊髓受压情况,选择性椎管减压,连接横向杆,使之形成三维固定,常规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混合骨作椎板,横突间植骨融合,以进一步加固脊柱的稳定性。术后放负压引流管24~48 h,卧床6~8周后带腰围支具下床活动。   2 结果   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72个月,平均14.6个月,植骨融合处均愈合良好,无明显畸形,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钉及断棒,复位的椎体高度无丢失。10例有神经症状者,按FranKel分级,脊髓功能恢复情况:A级1例无变化,B级2例中各一例,分别进步到C级和D级;C级4例1例进步到D级,3例恢复正常。 (责任编辑:)   3 讨论   3.1 胸腰椎跳跃式骨折损伤机制 胸腰椎跳跃式骨折,多由严重的暴力引起,以坠落伤和交通伤为主。当高处坠落时,由于身体保护性及反射作用,大多为足跟部或臀部着地,落地时身体对地面的冲击力及地面的反作用力沿脊柱纵轴方向传导,使两者在脊柱(多在脊柱生理弯曲移行部位和胸腰段)相汇集,形成使脊柱弯曲的合力,造成该处脊柱的屈曲型压缩骨折[2]。交通伤的损伤机制较为复杂,与车辆的大小,车速撞击的部位,方向及撞击部分的脊柱骨折,大多为胸腰段。其次,撞击后人被抛出或车卷带碾扎,以及车辆翻车再次压砸也是脊柱二重损伤的重要原因。   3.2 手术时机的选择 胸腰椎跳跃式骨折,因多伴有合并伤,加之内固定材料的选择需要预先设计,故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伤,往往会错过一定的手术良机,术后恢复不满意。笔者认为:在抢救危及生命的前提下,对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者,条件允许,应尽量争取早日手术,一方面利于骨折复位,恢复脊柱生理曲度,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