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当代艺术设计的精神表达与内在超越.docVIP

略论当代艺术设计的精神表达与内在超越.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当代艺术设计的精神表达与内在超越.doc

略论当代艺术设计的精神表达与内在超越   摘要:艺术设计实践表明,单纯移植外来理论是不够的。本文围绕艺术设计应该具有自我的精神表达,从而在实现自我和民族化的内在超越这两个方面展开阐释,意在由传统文化上寻找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突破。   关键词:精神表达;内在超越;中国意蕴   Abstract:The practice of AD tells a truth that the simple theoretical transplantation from other is not enough. Focusing on the spirit of self expression , this paper holds that an artistic designer should pursue the self-actualization and internal transcendence-spirit embodied in his(her) own nationality identity, with the aim to explore the fundamental cultural root for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Chinese Scientific study of Artistic Design.   Key words:Spiritual expression;Internal Transcendence;Chinese Significan      一、引言   当代艺术设计理论研究方兴未艾,移植与迁移,甚至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各个学科的理论纳入理论视野,更多意义上的借鉴西方理论,展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理论景象。多元视野下的艺术设计理论,体现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全新格局。总体说来,对于借鉴并丰富我国艺术设计理论是非常必要的,可是出现的倾向,也值得深思。在西方理论传入我国的同时,怎么样使之融入中国艺术设计的实践成为艺术设计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所有的文化根植于本民族的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之中,中国艺术设计的本真也同样在当代艺术设计工作者之中有着元文化的遗传,放弃本身即已存在的艺术设计理论素养不加以挖掘,而过多的寻求所谓西方理论,是不是有些舍本逐末?毛泽东曾经指出,民族即是世界的。唤醒内心的传统,在文化多元价值取向下,怎么样取得精神价值层面的表达,从而在内在自我的理路上实现超越是值得关注的。   二、汲取和反思:文化意义上的精神表达   中国知识分子最重视的是精神表达,诚如余英时先生说,“所谓个体自觉者,即自觉为具有独立精神之个体,而不与其他个体相同,并处处表现其一己独特之所在,以期为人所认识之意也。”[1]魏晋风流表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人格的独立核心就是精神表达,这一时期中国的绘画书法等艺术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内涵,这一内涵也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设计的品格。事实上这种独立精神品质的独特表现就是??|不羁,是一种精神外传。这一精神传统一直可以追溯到先秦,并且后启盛唐。徐复观先生认为艺术精神集中表现在内在个性的传达,特别强调知识分子人格的外在精神表达。具体而言在艺术表达上的形似不如神似,特别讲究格局。关于这点,下文还将详述,此处不赘。所以中国古代艺术理念更多表现的是文人品质,是文人文化的表现。当代艺术设计,应该汲取中国传统中的这一优良传统。笔者认为特别要强调精神表达,应该以一种有韵味的精神表现创造艺术设计作品。   照这种思路来看中国艺术设计,特别是园林设计不外乎两种风格,一种是皇家园林,一种是私家园林。前者主要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设计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苏州园林,特别体现了中国精神的韵味。有论者认为,苏州园林汲取了唐代文人山水写意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的模拟,诚如所言,写意山水画的精神品质表现了中国艺术家外师造化,中观内心的传统,而这正是中国文人内在精神表达的集中表现。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苏州古典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苏州园林集中体现了传统设计理念独到的韵味,在讲究工具理性的同时表现人文理性,传达一种精神内涵。曲径通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