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125粒子在中晚期肺癌植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docVIP

I125粒子在中晚期肺癌植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125粒子在中晚期肺癌植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doc

  I125粒子在中晚期肺癌植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 巴音克西 王庆平 玉素甫 张亮 【摘要】 目的 研究125I粒子植入治疗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为肺癌患者,运用治疗计划系统(TPS)按处方计量设计籽原分布,全部病例在CT引导下肺穿刺肿瘤内植入125I粒子,术后2、3、6、12、24个月进行定期随访,观察肿瘤大小的变化来判断疗效。结果植入治疗在按照肿瘤情况采用TPS系统制定治疗计划,确定放射性碘粒子置入的数量和分布。微创置粒子术后病人一周左右进行初始化治疗或继续化疗,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完全缓解3例(13%),部分缓解16例(69.6%),稳定3例(13%),疾病进展1例(4.4%).freelbeded 125I particles into tumo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CT. Methods there in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particals dad been designed through TPS according to the dosages of prescription .the evaluate through callback had been done after 2、3、6、12、24 months,Result Tonth after embededing the particles I125 into the tumors,all the 23 shoplatation of 125I seed is safe,reliabl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mid and late stage lung cancer 【Key ,平均6.1cm,主要症状咳嗽,血痰10例,胸痛20例,检查胸片及CT发现2例,合并糖尿病4例,高血压病5例,慢支肺气肿8例,心电图异常2例。 1.2 仪器设备: (1)粒子选用中国同位素有限公司生产的密封125I粒源,粒子长4.5±0.5mm,外径为0.8±0.05mm,活动度29.8MBq。 (2)置入器应用国产含铝合金封闭式转盘枪,各型号专用针。 (3)应用HGCF-2000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 (4)其他:扫描仪,防护器材等。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入选标准:TNM分期III-IV期,排除严重心肺功能不好者。 1.3.2 CT定位下植入 1.3.3 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心电图、凝血功能、血常规、血型,咳嗽明显者用镇咳药,CT扫描明确穿刺目标,根据病灶的大小和海拉尔公式(瘤体长度+宽度+高度)/3,计算出需要125I放射性密封籽源的活动度,然后计算出所需放射性籽源总数。 1.3.4 治疗步骤: 根据肿瘤部位,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先CT扫描,当确定穿刺针点和进针的角度及深度,常规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然后按照拟定的进针点、方向及深度穿刺至肿瘤内,再次CT扫描,当确定穿刺针的位置已进入肿瘤后,按照TPS预定的治疗计划,将粒子125I均匀植入肿瘤内,操作后再次CT扫描确定粒子的位置,若图像显示粒子不均匀及时补种,换其他种植点植入。 1.3.5 植粒子情况 本组病例中最少补粒子15颗,最多109颗,平均粒子活动度29.835MBq,均采用经一点扇行加点补式植粒,全组粒子分布满意率82%(18/23)。 1.3.6 术后处理:术后3天常规应用抗生素,对疼痛、气胸、血胸等并发症进行对症处理。术后1周开始静脉初始化疗或继续化疗,化疗方案为EP、TP、NP方案。 2 随访 2.1 患者术后随访方式包括:门诊、电话及信件随访等几种方式进行,随访间隔时间为第一年3月一次,第二年开始一年一次,随访起始时间为粒子植入时间,随访的终点为患者死亡日期,随访截止日期2010年6月,目前随访资料供21例,病人总随访率91.3%,其中一例因肿瘤进展死亡,随访率100%。 3 结果 3.1 临床疗效 完全缓解3(13%),部分缓解17(73%),无变化3(13%),总有效率86.9%。症状改善率87%(20/23),肿块缩小情况见图1和2生存期均超过半年,1年以下3例,1-3年16例,3年以上4例,有2例至今存活。 3.2 并发症及处理: 术中出现气胸4例,其中2例术中同步抽气,术后抽净气拔出穿刺针。2例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5例少量出血,其中2例肺内渗血,2例少量胸腔淤血,1例痰中带血,未做特殊处理,均行抗炎、止血对症处理,3-5天愈合,全组未出现放射性肺炎。 4 讨论 4.1 植入治疗与并发症 早期诊断肺癌较困难,发现病例多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