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心理素质- 父母教养方式中介作用
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心理素质: 父母教养方式中介作用 摘要为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社会支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3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和总分均显著正相关,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维度显著正相关;(2)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情感温暖、社会支持各维度和总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维度及总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父母情感温暖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素质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健康发展,并在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素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社会支持;父母教养方式
分类号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7.04.004
1引言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2000)。很显然,心理素质是先天与后天因素、内在与外在因素相结合而形成的品质或特性。张大均,冯正直,郭成和陈旭(2000)曾对心理素质的结构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分析,以心理素质涵义和实质的探讨为出发点,将学生心理素质归纳为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维度,具体化为二十二种成分
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它调节着压力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众多研究均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如Erin(2016)发现,卵巢癌患者寻找社会支持作为应对机制,是保障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胡军生和王登峰(2006)采用横向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192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预测被试两年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梁雅丽,姚应水,石玮和杨瑞(2013)通过对贫困大学新生的研究表明,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性因素,积极利用支持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正性因素;还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宋广文,骆风,周方芳,2014),心理素质作为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心理健康机制中具有核心作用(王鑫强,张大均,2012)。已有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王沥滢,孟勇,王超明,2016)、同伴关系与自尊(刘广增,张大均,潘彦谷,陈万芬,马原啸,2016)、青少年父母依恋与抑郁(陈万芬,张大均,潘彦谷,程刚,刘广增,2016)等均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影响。那么,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有着怎样的影响?目前还未有与社会支持直接相关的研究
父母养育方式是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表现(李路荣,范兴华,2008)。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Dwairy,2014;Mark Benjamin,2015),与父母关系融洽的学生在中年时期患躯体疾病的概率远低于不融洽的学生(Russek Schwartz,1997)。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和重要他人,在孩子的心理素质发展及压力应对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及在不同条件下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决定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家庭和社会因素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从而为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提供参考性意见
2方法
21被?
对320名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为310份,其中男生103人(33%),女生207人(67%);大一83人(27%),大二52人(17%),大三46人(15%),大四97人(31%),大五32人(10%);文科63人(20%),理科85人(27%),工科45人(15%),医学92人(30%),艺体25人(8%);城市户口119人(38%),农村户口191人(62%);独生子女98人(32%),非独生子女212人(68%);单亲家庭27人(9%),其中母亲抚养14人,父亲抚养13人,非单亲家庭283人(91%)
22工具
221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
采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包含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分量表,共31道题,5级评分(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89、078、075和078(张娟,苏志强,张大均,2016)
222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中文版(s-EMBU-C),共21道题,其中拒绝维度6道题,情感温暖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