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条件下土壤水、盐、热耦合迁移研究进展.pdfVIP

覆膜条件下土壤水、盐、热耦合迁移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 国 地 理 学 会 自然地 理学与生态建设 气象出版社 2006年7月 自然地理专业委 员会 覆膜条件下土壤水、盐、热藕合迁移研究进展 李 毅,2, 邵明安“ l(.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 712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早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扬凌 7121o)0 覆膜种植近年来已在新疆等干旱半干早地区取得良好效果,并得以大面积推广。新疆覆 膜种植面积已达 13746万hm艺,其中各种覆膜灌溉面积为67.06万hmZ(引自《2。。1年新疆 水利统计年报》)。覆膜种植技术在西北地区的大力推广使得研究搜膜灌后蒸发成为必要的研 究课题之一 。 1覆膜种植特点概述 多年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结果表明,覆膜种植对水分、温度和盐分有重要影响,概括起来 有以下几个方面1[一司: 1()增温作用。覆膜后,由于白天塑料薄膜的透光率很高,太阳辐射的光能透过薄膜直接 透射到膜下地面上,把光能转化成热能,由于地膜上凝结露珠可以阻隔长波辐射通过因而使地 面升温。同时,地面覆盖对土壤蒸发亦有阻隔作用,能减少蒸发耗能和地面空气流动所带走的 热量,同时能贮存因乱流或平流送给贴地气层的一部分热量,因水分蒸发而带走的一部分潜热 也被保存下来,并向下层土壤输送。覆膜后不同土层的日平均地温比露地增高2~05 C“,而且 土壤最低温度出现时间比露地滞后1小时左右闭。此外,通过覆膜与其他管理措施相配合,可 使土壤的有效积温增多。 2()保水作用。土壤蒸发过程受能量供给条件、水汽迁移条件以及蒸发介质供水能力的影 响]1[。地膜覆盖在上表设置了一层不透气的物理阻隔,使土壤水分垂直蒸发受到直接阻挡,迫 使水分做横向蒸发,因而水分向无覆盖处移动,或呈放射性蒸发,使蒸发速度相对减缓,总蒸发 量大幅度下降。实践证明,覆膜土壤不像露地那样出现高速蒸发阶段,只以平缓的低速度蒸 发,蒸发 61个小时后,覆膜土壤含水量仍然很高,塑料地膜覆盖后,总耗水量减少63.9一 62.4mm川。而且地膜覆盖率越大,水分利用效率越高。 3()抑盐作用。土壤含盐量高时,春季土温回升缓慢且肥力差。盐分随水流动,在地下水 位及水矿化度较高的盐碱地中,春季少雨的情况下可溶性盐随土壤水分蒸发,土体上部积累大 量可溶性盐分而造成危害。地膜覆盖基本阻隔了土壤向大气蒸发的通道,水分循环限于膜下。 在这种特定条件下,水分不断在膜面凝聚成水滴后滴人土壤,膜下空气始终保持相当高的湿 度 使蒸发受到抑制,从而减少了土壤盐分上升.同时,覆膜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土壤盐分浓 度相对减少,能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研究表明.覆膜区。~30cm深度土壤含盐量比不覆膜 的对照区下降07%一QS%左右,HCO,一和cl一含量也比露地少闭。 480 2 土壤水、盐、热藕合迁移的研究进展 土壤中水势梯度的存在引起水分运动,水分在运移的同时又携带着热流和溶质。当土壤 中同时存在温度梯度、水势梯度和溶质浓度梯度时,就会引起水、热和溶质的同时迁移,在这样 的条件下必须同时考虑水、热和溶质的藕合运移, 当前人们对水、盐、热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井不完全清楚。在水、盐 热藕合运移的研究 中,分别采用达西定律、费克定律和傅立叶定律描述水、溶质和热通量,用三个控制方程描述多 孔介质中物质和能量的迁移,也可将每个方程结合连续方程揭示瞬变条件下的流动机制口 2.1 无覆盖措施的相关研究 水分在基质势梯度、渗透势梯度和温度势梯度的联合作用下运移的研究目前有两种不同 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基于不可逆转过程热动力学原理(Latye,]968)。这一条件下,水分运动 的驱动力主要是基质势水头和温度势梯度。这一方法在基质势水头范围为一2.sm至 一1o.Zm的湿土条件下经过了验证。第二种方法基于受重力、毛管力,吸附作用和渗透压力 影响的粘滞流体流动的概念和扩散作用下的水汽运移的概念(Nasasr和 Hrootn,1989)。这 一方法在基质势水头范围小于一01.Zm的干土条件下经过了验证,其结果表明基质势梯度、 渗透势梯度和温度势梯度对于土壤水运动是至关重要的。 Soret(1879)研究了当水溶液中含KCI,NaCI,LICI,KNO,,CuSO。时,在温度梯度作用下 溶质的迁移规律。5oret用长O3m的竖直管,上端加热到助 C‘,底端温度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