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与毒素产生相关关系’
樊坪升1,2- 周明国,陈长军,王建新1
(t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南京 210095;2江苏省淆榆县植保站,青口 222100)
摘要:本文综述了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与病原菌产生的赤霉病毒素的相关关系。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的病原
菌种类,其分泌产生的次生代谢物一赤霉病毒素类型及其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毒害作用。简述小麦赤霉病
病原菌的初侵染源、传播、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与小麦品种、环境条件的关系。阐述赤霉病毒素在小麦赤霉
病发生流行中的作用,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毒素的抗病性机制,环境条件对赤霉病毒素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毒素:品种抗病性
EpidemiologyofWheatHeadBlightanditsToxinsAccumulation
FanPingshe42,2houMinggttot,ChenChangjtmt,WangRarW心
(1.CollegeofPlantProtectionNargagAgrkulttuolUnioeris勿,NanfngJiangsuProvince,
P.R.China210095;2.PlantProtectionStationofCanyuCounty,
JiangsuPrnvo,cei P.R.China222100)
Ahsttaft:Factrosaffectwheatheadb沙tandtonneproductionsarertnnoducedinthispaper.Psahogen,wheatcultivam-
siatance.翻enviromnentfactroinllue,se加山poductia:.司池crelationshiparediscussed.
Keywords:wheatsteadbb咖 ;tod-;-,stance
小麦赤霉病广泛分布于世界潮湿温带地区,在我国南北麦区均有发生,是为害小麦的最
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最早于19世纪末在英国首次被发现,造成小麦产量损失,主要使小
麦千粒重下降,籽粒发红,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同时病粒中含有小麦赤霉病菌分泌的次生
代谢物赤霉菌毒素,这些毒素化学性质稳定,受热不分解。因此在病小麦和其加工品 (如面
粉、馒头、啤酒等)或以其为饲料的动物制品中(如肉、奶、蛋)中均存在。小麦赤霉病毒
素造成两类问题,一是他们将造成一系列技术问题,如对馒头的发酵有副作用,因为它干扰
酵母细胞的生长。同时他还对酒的酿造工艺造成影响,由于它干扰酶的合成。二是毒素还可
引起人类和动物的中毒反应。其主要症状是恶心,嗜睡,多脂,出血甚至可能致癌,严重的
将导致死亡。自从1960年人们发现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及致癌性以后,包括赤霉病菌毒素在
内的霉菌毒素受到了广泛重视,1973年10月世界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
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的联席会议上,决定将镰刀菌毒素列人优先研究的16项课题中的第5
项。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品卫生安全要求也相应提高,有关赤霉病毒素的
毒害作用,赤霉病毒素的产生与小麦品种,环境条件,病原菌的相关关系的研究更加深人。
江苏省科技攻关:项 目编号 BG2006318,
作者简介:樊坪升 (196g.7- ),男,江苏抽愉,博士生,从事杀菌荆毒理及技药性研究;“通讯作者:周明国
(t954- ).男.江苏南通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研究,忿口‘1:目喇切@明山.咖.二
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研究 (第五卷)
1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及其产生的毒素
1.1赤霉病的病原菌
引起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有多种,主要分布在F}arinm和Microdochi二 两个属。Fusari-
, 属有 5个种的真菌 (F.graminearwn,F.rnculm。二 ,F.amnacewn,F.pore和
F.triticum),每个种有许多菌株。Microdochiumnivale的真菌主要有两个亚种M.nivalenivale
和M.nivalemajus。其中最重要的病原菌是F.gram,二和F.calm。二 1-〔3;,这也是造成为
害最严重的两个菌。据Dickson等在美国的调查,在美国侵染小麦的赤霉病病原有98%是禾
谷镰刀菌 (Fusariwngraminearum);1984年全国小麦赤霉病研究协作组从我国21个省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QAE.3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3部分服务机构要求.pdf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案(本科).doc
- TCQAE.2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2部分业务系统要求.pdf
- TCQAE.1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1部分软件产品要求.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3 部分:服务机构》.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2 部分:业务系统》.PDF
- 国际结算(史燕平)第三章 国际结算方式--汇款方式与托收方式.ppt VIP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1部分:软件产品》.PDF
- 2025年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0).docx
- 国际结算中的票据.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