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部崛起中的水稻产业发展战略.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 论中部崛起中的水稻产业发展战略 青先国 杨光立 肖小平 叶桃林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我国中部地区辖湘、鄂、赣、皖、豫、晋六个省,跨越亚热带、暖温带两个气候带,为我国内陆腹 地,地形复杂,既有平原、丘陵,又有岗地、山地。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地域优 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主产区,也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优势产业带。 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能确保人类的食物安全, 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国家实施 “中部崛起战略”和发展现代农业建设 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 中部地区水稻生产发展概况与特点 2003年中部地区现有乡村人口28043.2万人,占全国乡村人口的29.91%,耕地面积 3056.65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510o,农作物播种面积4638.43万hm2,耕地复种指数为 151.75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905.29万hm2,占全国粮食作物面积的29.30o,粮食总产量为 12558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29.1600。其中水稻种植面积的1037.89万hm2,占该区域粮食作 物面积的35.7Yo,占全国水稻面积的39.150o,总产5977.2万t,占该区域粮食总产量的47.600, 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37.21 。早稻种植面积281.50万hm2,占全国早稻种植面积的50.36Yo,总 产1437.4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48.75%。中稻、一季稻种植面积441.47万hm2,占全国的 29.670o,总产2824.4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28.450o。连作晚稻种植面积314.9万hm2,占全国总 面积的52.17%,总产1715.3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53.77%。可见,水稻生产在该区域不仅是传统 产业和基础产业,而且是该区域优势产业和战略产业。 近年来,随着水稻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不仅水稻生产呈现持续上升态势,而且在水稻新品种选 育、发挥良种增产作用、改革耕作制度、建立合理群体结构、创新育秧技术、推广模式化栽培、推进产 业链的延伸等方面,全面提高了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在稻农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方面开创了新局面,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水稻产业绝对优势地位明显。 1.1按照稻谷用途多样化的需求,改进育种方法,创造和发展水稻生产新品种的多元结构 进人20世纪90年代,为促进水稻生产由传统产业、基础产业向优势产业和战略产业的转变, 由以往追求数量和产量向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质,由国内市场逐步向与国际市场接轨,为实现 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一体化开发的水稻发展模式,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在改 良品种,提高水稻的单产和品质,在水稻品种选育上,开发专用品种,研发和创建了发展水稻生产新 品种的多元结构,优化了稻谷品种的结构,有利于发展区域的自然资源的优势。研发了一批专用稻 新品种,如优质食用稻,其碾米、外观、蒸煮、食味、营养等品质指标均达到国标和省标;高蛋白饲料 稻,其产量达到8.2t/hm2,蛋白质大于1200,出糙率大于8000;米粉、啤酒等加工专用稻,其米粉稻 谷出糙率)770o-79%,整精米率)5000^-6000,淀粉含量达到750o,直链淀粉达到210o^-2500, 胶稠度成40mm,糊化温度达到1-3级,糙米蛋白质)7% -80o;能满足米粉、怡糖等米制.R及啤 论中部崛起中的水稻产业发展战略 酒、酒精等食品加工的需要;特种功能稻,目前已育成香稻、色稻、观赏稻和高营养功能性专用稻,这 些特色水稻品种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而且具有保健功能,备受消费者青睐。 在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上,调整了水稻育种目标,改进了育种方法,围绕水稻形态质量指标改 良,扩“库”强“源”与群体质量指标的建立,增加叶面积、光合功能、茎孽成穗率、高效分枝率,以及 库/根活化比等,通过亚种间杂交、分子技术和转基因导人等方法,充分挖掘水稻产量的增产潜力和 改进稻米的品质,成功选育出一批产量高、米质优、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性好,具有超高产株型和 熟相,增产潜力大的强优势超级稻和超级杂交稻,如两优培九、协优9308,P88S/0293,GD一IS/ RB207,GD一IS/R287等,不仅增产优势明显,而且其产量达到每亩800^-1000kg,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