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曲现代戏的继承与创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戏曲现代戏的继承与创新.doc

论戏曲现代戏的继承与创新   一、戏曲现代戏必须要继承发展   戏曲现代戏是中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也可以说是戏曲艺术宝藏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戏曲现代戏的试验创作从民国初年就开始了,那时叫“时装戏”。这么多年来,戏曲现代戏运用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现和赞颂了许许多多、可泣可歌、栩栩如生的现代故事和现代人物。譬如京剧《红灯记》、《沙家浜》、《骆驼祥子》,豫剧《朝阳沟》,评剧《杨三姐告状》、《小二黑结婚》,北京曲剧《茶馆》、《龙须沟》,川剧《山杠爷》、《变脸》,陕西眉户《迟开的玫瑰》等剧种的现代戏。如果没有现代戏的存在,这些现代题材的故事和人物则无法立在戏曲的舞台上。   目前,在专业界有这样一个观点,认为戏曲现代戏的创新与发展会影响传统戏曲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甚至有人认为,戏曲不需要搞现代戏,搞现代戏会使戏曲原有的程式技巧完全用不上,或者会使戏曲的程式技巧丢失。这些话也有一定的道理,的确,戏曲的服饰如水袖、髯口、袍带、帽翅、翎子、甩发、长绸、厚底靴等,这些服饰在传统戏里面可以帮助演员去表现人物的激情、兴奋或舞蹈化。但这些舞蹈化的服饰在现代戏里面就用不上了。但我们也不能为了一味地或专门去保护传统戏曲的程式技巧而不去搞现代戏。我个人的观点认为:传统戏曲艺术的程式技巧既要大力去继承和发展,同时也要进一步去发展、传承、创新和研究现代戏。   至于说怎样去创作现代戏,什么样的剧种适合搞现代戏,这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讨论。譬如说昆曲搞现代戏创作似乎不太可能;梨园戏、莆仙戏搞现代戏也不合适;秦腔、婺剧、晋剧、汉剧搞现代戏也不是很多,以上这些剧种或其他剧种不能创作演出现代戏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剧种的表演形式极具程式性和模式化。严格的戏曲程式和固定的音乐唱腔很难打破,如果强硬打破就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和风格。戏曲艺术也就是有了这些特定、固有的程式和模式,才得以传承和保留至今天,这是我国文化艺术库中的一批瑰宝。   随着时代的前进与发展,戏曲现代戏也随之应运而生,在不断地创作和丰富的过程中,现代戏已经成为广大戏迷观众欣赏戏曲艺术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戏曲形式。就说京剧的八大样板戏,虽说被称之为是红色戏曲,但其故事性、欣赏性、艺术性可以说是货真价实,被老百姓称为是戏曲现代戏当中响当当的红色经典剧目。就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来说,剧中人物李玉和、铁梅、李奶奶以及鸠山的艺术形象,可以说塑造得活灵活现、相当的到位,音乐唱腔的优美、旋律的舒畅脍炙人口,可说是百听不腻、百唱不厌。很多青年观众是因为看了这样的现代戏而喜欢上戏曲艺术的。如果没有现代戏的存在,这些反映现代的故事和人物在戏曲艺术中是无法表现的。那么,我们中国的戏曲艺术也就只能去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了。这样,戏曲艺术的发展也会比较单一,或说是比较死板。就说我国的古汉语吧,那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但是大家今天的语言交流也不能一味地之乎者也,而是在古汉语的根基上发展成为白话文交流。而且今天人们使用的文字、文章和语言交流仍然是汉语,而不是英语、俄语。虽然发展到今天的汉语,已不是原来的古汉语了,但他永远是姓汉,是汉语。   中国戏曲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今天的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要比宋杂剧、明传奇的表现形式丰富的多,今天的戏曲舞台上有了先进的灯光、电声和流动的布景,戏曲程式动作也是经过了几代戏曲人的改良而流传下来的东西,但是,不管怎么变化,怎么发展,她的本体还是戏曲,形式还是戏曲。她的基因永远是戏曲,决不会是歌剧和音乐剧。就说现代戏的创作中戏曲程式动作相对会削弱,但其表现形式仍然是戏曲,绝不会是话剧。话剧中人物的出场没有“亮相”,戏曲中人物的出场是必须要有“亮相”的,话剧中人物的某些过激的动作是没有“翻身”的,戏曲中人物的某些过激的动作的处理是需要用“翻身”的,歌剧中人物的激情演唱是不用“跑圆场”,而戏曲中人物的激情演唱时是需要有“圆场”、“磋步”甚至还要“翻筋斗”的,这就是戏曲和话剧、歌剧、舞剧及音乐剧的区别之处。   戏曲艺术所固有的程式动作不光是在传统戏里面能体现,在现代戏里照样能突出、运用。譬如《红灯记》第一场里面的跳车人的跳车,那就是纯粹的戏曲的跳车,先是用“窜毛”出场,再用“抢背”倒地,这些程式动作是其他戏剧形式里面所没有的。再如“斗鸠山”的一场戏中,李玉和被拉下去打完回来,李玉和的揣椅子“翻身”加“云手”的怒指等动作,吓得鸠山用一个“侧转”低下造型定格,此时二人得当的戏曲身段,再配以合乎情景的音乐锣鼓,把此时此刻的斗勇情景表现的淋漓尽致。李玉和怒斥鸠山的一段戏,只有用戏曲特有的身段和锣鼓经的配合才能呈现出中国人民痛斥日本鬼子的激烈场景。   河南豫剧创演的《朝阳沟》,自20世纪70年代上演以来,可以说是唱红了大江南北、祖国各地,这是出家喻户晓、深受全国广大戏迷观众热爱的经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